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格切换,在轮动中积极把握机会!

(2024-03-05 11:55:27)
标签:

股票

财经

    早盘题材股与概念股几乎全线调整,过程中仅有5G与AI手机PC概念股表现抢眼,维持场内人气。同时,银行、有色、煤炭、航空与汽车板块强势,推动大盘低开高走,盘中再创反转新高,个股与权重冰火两重天,短线操盘难度骤然加大。

    昨天大盘温和放量上涨,表面上看上放量上涨,其本质却是放量滞涨,量价关系存在隐忧,所以早盘股指直接明显低开整理。今天早盘,股指出现明显的缩量上涨、缩量新高,量价关系进一步背离。如果我们单纯从量价关系上看,当前市场不可盲目追高,反倒是要高度警惕,以防空头突袭之风险。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A股每一次在敏感的时间节点之前都是维稳行情,一旦预期兑现则会掉头杀跌。但是,这一次或许有所例外,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中期A股杀跌太久,中长线跌无可跌;二是外盘市场清一色处于牛市之中,A股存在价值洼地的估值优势;三是主力珍惜来之不易的三千点整数关口,不容有失;四是场内投资者预期政策利好。

    倘若上述四大原因就是支撑A股本周持续强势的核心原因,那么空头就要当心在会议结束之后A股直接高举高打再上一个新台阶。当然,节后也有可能会突然向下砸出一个中阴线,再度测试3000点后掉头向上。基于此判断,我们认为大盘殊途同归,最终的中线结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继续向上,无非是选择的方式不同,拉升的时间点也会不同而己。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珍惜大盘的每一次杀跌、每一次急跌,因为这都是轻仓者与持币者难得的相对低位上车的机会。

    只是,在实战操作中,要注意节奏的转换与轮动,前期大量的题材股与概念股上涨超过30%、50%,甚至还有个别疯股将近翻倍,针对于此类个股,要在会议期间考虑逢高减仓、卖出。对于前期滞涨的优质权重股、蓝筹股则可以顺势低吸,因为大盘攻城夺寨与冲关需要权重股的积极参与。

    对于下午的大盘,预计仍将是持续的横盘整理节奏,只是由于权重股集体复苏上涨,所以最终再度收出一颗小阳线的概率依然很大。如果你持有的优质蓝筹股,则老牛建议安心持股,反之则需要注意短线调整的压力与风险。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第一章

利弗莫尔有话说——投机的挑战

  ……接3月4日文章

  想要投资或者投机成功,你必须要明白一支特定的股票在下一波大行情中会怎样表现。投机其实就是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想要正确预测,你必须有一个预测的基础。但是你要留神,想要对人做出预测是很难的一人很容易情绪化,而市场又是由人构成的。好的投机者总是有耐心等待,等待市场验证他们的判断。比如说,你应该在脑海中分析某一条信息公布之后,会对整个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试着想一下这则信息对于整个市场的心理冲击。就算你确信这则信息会推动市场走熊或者走牛,请千万还是“等市场的走向来确认我的想法吧"。可能这则消息对于市场的影响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千万不要预测,或者在市场发出确认信号之前就下单——稍微慢一步,这将让你的交易更保险,不管你预测得对还是错。

  我再说得形象一点:在市场已经朝一个方向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论熊牛,消息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大,或者只能有暂时的影响……此时的市场可能处在超买或者超卖状态,这种情况下某则消息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这个时候,过去类似情况下的价格记录就有着极大的价值,不论是对投机者还是对投资者,都是如此。

  这个时候,你必须完全忽略任何个人意见,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市场波动上。"市场从不出错。但是人的观念经常出错”。

  对于投资者和投机者来说,人的观念没有任何用处——除非市场暂时跟人的观念吻合。

  此外,时机也很重要——没有哪个人,也没有哪个机构,能够在今时今日拉动或者打压市场。一个人可能对于某一支特定股票形成了某个想法,相信这支股票马上会有一次大的波动。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最终他的想法可能是对的,但是他可能还是会因为太早根据这个想法行动而亏了钱。因为相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所以他立即建仓,但是在下单之后他才发现,

  股票突然间朝另一个方向运行了。市场交投越来越清淡他自己也感到筋疲力尽,最后割肉离场。过了几天,似乎机会又出现了,于是他再次入场,但是他刚刚入场,行情似乎像针对他一样,又掉头向下。他再一次怀疑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对是错,结果又一次割肉。最后,价格终于涨上去了。但由于之前入场太急,加上已经连错了两次,这次他丧失了勇气也有可能他现在满仓在其他股票上,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了。结果,等到他看好的行情真正到来时,哪怕他之前已经提前尝试了好多次,但是现在他居然已经没有办法参与。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