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而优
学而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38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2025-01-12 15:16:26)
分类: 示范课例

安庆市田家炳中学  曹俊敏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相关知识

2.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理解老子朴素的辨证思维及课文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2.理解老子朴素的辨证思维及课文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3.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成长经历,汲取运用老子思想。

教学导入:

南怀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在道家世界里,有一座名叫“清净观”的道观,观主是一位名叫老子的道士,他以其深奥的道家智慧,帮助人们解决精神困扰,治愈心灵创伤。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初读文本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2)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3)区分轻重,注意语调。

活动二:文本解读

1)结合资料,翻译课文

2)个人质疑,小组释疑

3)集体释疑,老师点拨

学习第一章

问题:本章中,老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论证论述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论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老子通过车子、陶器、房子这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指出这几样事物都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也就是“无”。“有”和“无”的关系,就是“利”和“用”的关系。“利”和“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学习第二章

问题1:本章中,老子写了什么内容?论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老子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等轻浮之举,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必然短暂而不能持久,是不足为范的。

问题2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处世哲学,对我们的当下生活有何启示?

提示:从学习、生活、为人等方面谈谈启示。

学习第三章:《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问题本章带给你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人要先有自知之明,知人不如知己,强人不如强己能明而自强,则有志能富有志于性,则不失其本真,终可久可寿。能尽性而又能达于命,则无所歆羨而常有余,惟明者能之。能克己而又能勇于善,则有所秉持而常无怠,惟强者能之。

 

学习第四章:

思考1: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本章谈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即道的造化法则。 “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开端的。同时,任何显著的东西都有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这是道的自然造化。因此:“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以人为的方式干扰事物的自然造化,最终必然失败。

思考2:本章带给你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第一,事物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要在事情有不好的苗头之际,就给予足够重视,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

第二,事物皆遵循由微至大,从生至成这一自然规律。面对琐碎细小的事情,应当保持谨慎和尊重的态度 

第三,把握事物生成的自然规律,不好高鹜远,不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事物之上

第四,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只有打好坚实的地基,才能平地起高楼。

 

教学总结:

    《老子》言简而意赅,质朴而充满哲理,玄妙而顺理成章,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华夏民族的一盏灯火,千百年来一直闪耀于历史的天空,给予每一个炎黄子孙以无限的心灵慰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