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悉达多》读书笔记

(2024-01-01 08:14:38)
分类: 读书笔记
安庆市第七中学  杨玲莉

黑塞的作品永远在写自己的影子,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有一个经历完全不同于人的童年很可能是一件幸运的事,特别的经历常常能让人深度思考,从而迸发出深邃的思想,当然这前提是你得能思考。

而黑塞的童年是丰满而多宗教化的。在表达生的意义这个事上,黑塞的作品更多的是迷茫和爱,他作品的主人公最终的归宿都是平和之爱,这其实非常像佛教和基督教的结合体。佛教讲的是中庸和平和之空,而基督教讲的是爱。

转回《悉达多》这部作品的本身,悉达多跟随苦行僧修行,可以思索到一些宗教倡导“肉体是罪恶的,为了让我们的灵魂得到解脱,我们的肉体必须受苦,由此可以到达真理”。

但他发现,苦行僧的立意是错误的,苦行僧们一直在逃避内心的苦难、贪婪,他们假定自身是有罪的,虽然在称追求真理,实际是一种逃避、一种恐惧、一种思维的懒惰。

苦行僧们已经迷失在自己的痛苦中。

黑塞的书籍是偏向反复迷失寻找自己,最后寻到自己真理。

最后,悉达多对曾经的同伴说,“我曾质疑很多东西,可现在我只需要用爱来看待世间一切事物”

悉达多已经找寻了自己的道路,最后总结出自己的学说,即为“爱的学说”。

他意识到,真正的开悟、平静,是不再恐惧,是能够用爱去看这个世界。因为恐惧,所以人才会追逐另一个生命,渴望从对方身上学习“平静”,也是因为恐惧,所以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所有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