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杏坛惟愿桃李缤纷
(2022-04-28 15:08:16)分类: 教学日志 |
安庆市田家炳中学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2022 年 3 月 5 日——6 日,我们在皖源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安庆卓越教师培训班第二阶段的集中培训。任勇教授的《名师之路,路在何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学、思、研、行、著”——名师成长之路的生动诠释,也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各个学员精彩地分享,除了让我感到大家的优秀,也让自己有了危机 意识: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自己必须还要更多地向大家学习,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罗慧英老师在活动最后的精彩点评,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更为我们以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卓越之路,虽不能至,但我心向往之。
1.生动的课堂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课堂总是努力让它充满欢声笑语,在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部编教材的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青春奋斗”,在课堂上,我设置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同学们以现代诗的方式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班上 42 位同学,42 首诗歌,42 幅青春的画卷……
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我在社团活动课上经常给同学们做读书专题讲座,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指导同学们练
习创作诗歌、小说或散文。2016年,指导学生范子吟创作的小说《时间漩涡》
在《安徽青年报》1176 期发表;在 2019 年原创黄梅戏《邓稼先》观后感征文评
选中,指导的潮肖淑颖的《所爱,所向,所愿——观〈邓稼先〉有感》荣获市二 等奖;2019
年,指导周婷同学创作的《山顶即是山脚》在全市青少年“进入新时代
另外,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比如,配合语文组组织参加安庆市田家炳中学首届中秋诗词大会,让同学们在诗词朗诵中深化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配合学校话剧社,指导学生将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搬到舞台上,通过学生演出话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我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活动:2020 年,指导 的高三(3)班的江馨月同学和高三(2)班的刘睿萱同学分别获得安庆市爱国主 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作为安庆市田家炳中学的校刊主编,我组织成立学生编委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刊《长江潮》的编辑工作中。从稿件的征集、遴选到校刊各栏目名称的拟定、内容的编排以及文稿的校对等,学生们都能以“小小编辑”的身份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工作中来,而且很多同学把能够参与校刊的编辑当做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学生们在“小小编辑部”里的欢声笑语中,既提高了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这就是寓教于乐,也是对教育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的一种有力践行。
3.积极的教研
实践的行动与理论的探究只有共舞齐飞,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才能更有力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2017 年,参与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 题《高中语文自主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立项编号 AJKT2015-20)顺利结题。2018 年,论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探究》荣获安庆市论文评选二等奖;同年,又参与了安庆市田家炳中学语文组的省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和市级课题《统编教材中诗词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均顺利结题。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深感作为 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和艰巨。一水护田,花木成畦。要我的学生因我的 存在,因我们所在集体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卓越 的追求。
2022 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