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课例设计
(2019-04-12 21:30:28)
标签:
教育 |
姓名 |
温志华 |
单位 |
伯延镇杨二庄小学 |
联系电话 |
13082102851 |
|
课题名称 |
农村三年级小学生朗读训练的实践研究 |
|||||
课例题目 |
惠崇春江晚景 |
年级及学科 |
三年级语文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1.自由朗读诗句,解决生字、新词。 2.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韵脚、语速和情感基调。 3.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4.熟读成诵。 |
|||||
研究 片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古诗朗读指导》微课播放。 一、诗题介绍。 师:(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北宋名僧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为这幅画所写的题画诗。朗读时要在“惠崇”后面稍作停顿:惠崇/春江晚景。 师板书、范读, 学生跟读。 生再读。 二、自读古诗。 1、读准字音。 生自读古诗,找出生字:蒌蒿(lóu hāo)豚(tún) 师:豚是前鼻音,勿读成后鼻音。范读。 生跟读,练读。 2、读通全诗。 生根据注释,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全诗意思。 三、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几言诗? 生齐答:七言诗。 师:对,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给诗句划分节奏。 生1:划分为“二二三”: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师:很好,你能把这种节奏读出来吗? 生1朗读。 师:谁来评价他读得怎样? 生2:他朗读时注意在节奏划分处停顿了。 生3:他节奏感太强了。 师:奥,你来朗读好吗 生3朗读。 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师:学生读出了节奏美,我们再来看韵脚。谁来说说这首诗押的什么韵? 生1:押“i”韵。第二句最后一个字“知”,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时”。 师:正确。我们在朗读韵脚时要恰当重读。就你朗读吧。 生1朗读。 师:很好,有点读出了那种诗韵。谁自告奋勇再来朗读,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美、诗韵美。 生2:有感情的朗读,抑扬顿挫感较强。 全体师生给予掌声鼓励。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生1:春天。 生2:初春。 师:你从哪些景象中能感觉到春天来了。 生2:桃花三两枝、鸭子戏水、蒌蒿满地、芦芽短。 师:很好。诗人对与春天的到来是什么感受? 生3:喜欢。 生4:喜爱。 生5:赞美。 师:对。这首诗描写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等景象,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初春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欢悦之意,所以要用轻快地语调,平缓地读出诗人的这种感情来。班长来朗读示范。 师:语调还不够高,学习委员再来朗读? 师(点了点头):比较好了,朗读时还要注意,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这样节奏变化丰富,长短交替,使古诗内在的音律美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师范读一句。生跟着读一句。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再来把诗歌多读几遍吧。 生两人一组:练读。 抽查3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四、配乐朗读。 师播放视频画面,录音范读。 学生跟读。 师:从全诗来看,这幅《春江晚景》图中有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和芦芽,诗句不仅表现了画中的景物,而且由画面联想到了画外的情景。春江的“水暖”、和河豚的“欲上”,本是画面中没有的,可是诗人却凭借想象的眼睛看到了,创造了画外之画,意境更为开阔,更增添了画面中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让画面在你自己的头脑中显现,更好的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 生1:朗读。 生2:朗读。 全体师生给予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朗读的很好了,让我们坐正、 拿起书,一齐来朗读一遍。 生齐读。 五、诵读展示。 师:有多少同学已经背会这首古诗了? 生全部举手。 师:我们来检测一下。 生1:诵读。 师:我们在背诵时也要注意做到有感情。 生2:诵读。生3:诵读。生4:诵读。生5:诵读。 男生齐诵读。女生齐诵读。学生齐诵读。 六、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有感情的诵读《惠崇春江晚景》。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教学伊始,我播放微课《古诗朗读指导》,对学生朗读古诗有很大的帮助。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全诗。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这是朗读所有篇目的第一步,基础要扎实,才能为下一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读通全诗,根据注释,查阅资料,理解全诗意思,学生才能把古诗读好。理解有误,就读不出古诗的节奏美了。接下来就要给古诗划分节奏了,可根据句意或古诗句字数规律进行划分,交给学生划分节奏的方法,这很重要,受益终身。再根据诗人情感,选择适当的语速、语调,这一步要采用范读、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读出意境,要让学生在优美的图片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朗读,增添一份情趣,也增添学生朗读的兴趣。熟读成诵,相信大部分学生早已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把诗句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不仅仅是诗意,甚至连诗人的情感也理解的透彻了。真正体现朗读的功效。 我的教学设计自我感觉比较完美,但在真正教学过程中并不那么容易,我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不够完善,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