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守株待兔》教学课例设计
(2019-04-03 21:17:00)
标签:
教育 |
姓名 |
温志华 |
单位 |
伯延镇杨二庄小学 |
联系电话 |
13082102851 |
|
课题名称 |
农村三年级小学生朗读训练的实践研究 |
|||||
课例题目 |
守株待兔 |
年级及学科 |
三年级语文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1.读准9个生字,注意“为”字在本课中的读法。 2.借助注释,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根据现代汉语意思,断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
|||||
研究 片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一、读准字音。 师: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不一样,它简短精炼,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先试着自己读一读。 生开始自己读。 师:谁先来试读一下。 生1:读课文。 生2:“颈”读三声,不读一声。 生3:“而身为宋国笑”中“为”读四声。 生4:不对,应读二声。 师:好,这个字有争议。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而身为宋国笑”意思是“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可见“为”意思是“被”。我们查一下字典,看看“为”当“被”讲时读几声。 生1: 读二声。 老师范读“而身为宋国笑”,学生跟读,再读,直到读准“为”字音为止。 二、借助注释,翻译文言句子。 生1:读课文。 师:看右边注释。 生2:挨个朗读注释。 生3:读文言文字,生4:读意思。 生齐读注释。 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师补充:者:……的人。颈:脖子。复:再次。笑:耻笑、嘲笑。 生:做笔记。 师:谁来根据注释,翻译句子。 生1:翻译。生2:再翻译。 师:不错。知道重点字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同学们翻译很好。 生独立再次翻译。 三、断句。 师:同学们,我们已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请根据现代汉语的朗读节奏,给文言句子断句。小组可以互相讨论。 生五人一组,结成五组,开始商量着断句。 师:请各小组长展示你们组的“断句”成果。 师:不一样的地方。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2、5组)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4组) 师:谁的正确呢?我们再来翻译这一句。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可见“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2、5组断句正确。 师:还有一句断句需要强调:“因/释其耒/而守株。” 生:在书上标注出来。 师:好,同学们,我们已为课文划分节奏,断好句了。下面请听老师朗读。 四、练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坐正,拿起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尽量做到不错字、不多字、不丢字,停顿恰当地读下来。 全体学生端坐,拿起课本,练读。班里书声琅琅。 师:抽查读,检测学生断句是否正确。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跟着录音再次纠正自己的停顿是否恰当。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我们在朗读课文时,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读出主人公情感变化。如:读出农夫刚得到兔子时的得意心情。读出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的失望心情。农夫被别人嘲笑的心情。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的充满感情的朗读声。 六、诵读展示:挑选男女生各一名,比赛诵读。录取诵读视频发到三年级班群里,让学生及家长都能看到成果。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