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2019-04-16 11:26:59)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
分类: 教学案例 |
2018年度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
尹学梅 |
单 位 |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
任教学科 |
小学语文 |
课题题目 |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
作课题目 |
《中国美食》 |
任教年级 |
二年级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6个字。 2、能运用部首查字法理解字义,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烧、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
||||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
《中国美食》教学片段 一、播放图片视频,激趣导入。 1、播放美食烹饪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茄子和水煮鱼。 生:我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鸭制作过程,直流口水。 生:我看到了好多色香味美的食物。 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国的美食文化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重点关注容易读错的生字。
菠
蘑 重点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炸酱面”的“炸”应读二声,并让学生用“炸[zhá]”字组词。 生:油炸、炸鱼、炸鸡 生:炸丸子、炸糕 出示学生组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4、师生多种形式合作读词语,做到准确、响亮、干脆。 三、走进文本,随文识字 1、看图片,认读菜名,识记带有“艹”的生字。 (1)出示图文:凉拌菠菜、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指名认读。 (2)教师随机板书词语:菠菜、茄子、蘑菇 (3)认真观察这3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菠、菜、茄、蘑、菇都带有“艹”。 生:带有“艹”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 (4)你能再想出几个带有“艹”的字吗?
2、谈美食,讲做法,识记偏旁为“火”和“灬”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在菜名和主食名中有哪些烹饪方法? 生:煎、煮、蒸 生:烧、烤、爆、炸 教师随机板书“煎、煮、蒸、烧、烤、爆、炸”等字。 (2)播放“煎、煮、蒸”“炖、炸、烤”等烹饪方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烹饪方法的区别。 (3)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美食和烹饪方法:你喜欢什么美食,它是怎么制作的? (4)学生说美食,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鲈鱼、煎牛排等等。 3、指导观察,发现偏旁“火”和“灬”的字之间的关联。 (1)学生回顾烹饪方法,观察“煎、煮、蒸”“炖、炸、烤”等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带有“火”和“灬”的字都与“火”有关。 (2)学生尝试说其他带“火”和“灬”的字,进一步感受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字义上的关联。
生2:烟、灯、燥、炊 …… 四、作业超市 1、抄写生字。 2、查找有关中国美食的资料。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让学生来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达到认识生字的目的。回顾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和“看图识字”两种方法。因为大部分学生对美食都很感兴趣,所以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特别是“看图识字”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看课文中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识字,既形象又直观,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足之处:学生的认字、识字积极性很高,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没有给更多的学生进行展示的机会,对于生字的识字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识字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