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美食》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2019-04-16 11:26:59)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分类: 教学案例

2018年度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尹学梅

单 位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课题题目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课题目

《中国美食》

任教年级

二年级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根据生字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学生看图和观看视频来识字认词。首先,我将菜肴图片和主食图片直观呈现,结合图片认识7种菜名、4种主食名,并且相机补充植物图片“菠菜、茄子、蘑菇”帮助学生直观记忆“菠、蘑、菇”3个字;然后播放视频资料,了解“煎、烤、煮、爆、炖、蒸、炸、炒”等烹饪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归类识字,达到轻松识字的目的。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6个字。

2、能运用部首查字法理解字义,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烧、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中国美食》教学片段

一、播放图片视频,激趣导入。

1、播放美食烹饪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茄子和水煮鱼。

生:我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鸭制作过程,直流口水。

生:我看到了好多色香味美的食物。

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国的美食文化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重点关注容易读错的生字。

               

               

重点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炸酱面”的“炸”应读二声,并让学生用“炸[zhá]”字组词。

生:油炸、炸鱼、炸鸡

生:炸丸子、炸糕

出示学生组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菠菜  煎蛋  豆腐  烧烤  茄子   水煮鱼

              爆竹  蘑菇  清炖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4、师生多种形式合作读词语,做到准确、响亮、干脆。

三、走进文本,随文识字

1、看图片,认读菜名,识记带有“”的生字。

1)出示图文:凉拌菠菜、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指名认读。

2)教师随机板书词语:菠菜、茄子、蘑菇

3)认真观察这3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菠、菜、茄、蘑、菇都带有“”。

生:带有“”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

4)你能再想出几个带有“”的字吗?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谈美食,讲做法,识记偏旁为“火”和灬”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在菜名和主食名中有哪些烹饪方法?

生:煎、煮、蒸

生:烧、烤、爆、炸

教师随机板书“煎、煮、蒸、烧、烤、爆、炸”等字。

(2)播放“煎、煮、蒸”“炖、炸、烤”等烹饪方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烹饪方法的区别。

(3)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美食和烹饪方法:你喜欢什么美食,它是怎么制作的?

(4)学生说美食,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鲈鱼、煎牛排等等。

3、指导观察,发现偏旁“火”和灬”的字之间的关联。

1)学生回顾烹饪方法,观察“煎、煮、蒸”“炖、炸、烤”等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带有“火”和灬”的字都与“火”有关。

2)学生尝试说其他带“火”和灬”的字,进一步感受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字义上的关联。

    1:热、焦、熬、熟

2:烟、灯、燥、炊

……

四、作业超市

1、抄写生字。

2、查找有关中国美食的资料。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让学生来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达到认识生字的目的。回顾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和“看图识字”两种方法。因为大部分学生对美食都很感兴趣,所以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特别是“看图识字”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看课文中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识字,既形象又直观,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足之处:学生的认字、识字积极性很高,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没有给更多的学生进行展示的机会,对于生字的识字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识字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