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谣》课题研究教学案例
(2019-04-03 21:32:11)
标签:
教学案例及反思 |
分类: 教学案例 |
2018年度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
尹学梅 |
单 位 |
武安市淑村镇野河小学 |
任教学科 |
小学语文 |
课题题目 |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
作课题目 |
《 神州谣》 |
任教年级 |
二年级 |
||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
|
||||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
|||||
《神州谣》教学片段 一、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教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生1:利用熟字识记。 生2: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生3:偏旁归类识字。 生4:在生活中识字 ……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其实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生1:我用偏旁归类识字认识了:“涌、湾、浓”都有三点水,“隔、陆”都有左耳刀,“峰、峡”都有山字旁,可以进行归类识记。 生2:利用熟字识记法,我认识了“耸、湾、峡、浓、奋”这5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峰、涌”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与”可联系“写”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 生3:我在电视上见过台湾的“湾”和广州的“州”字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二、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
|||||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
课后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神州瑶》第一课时,重点目标就是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中国的山川美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整节课学生能小组合作、自主识字、交流汇报、研究创新,从学生的识字效果,初步看到了研究识字教学课题以来的一些有效成果。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识字教学环节,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都很强,能把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灵活地学以致用,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识字经验,教师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梳理,使本节课的识字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不足之处在于: 1、在时间的分配上有点不合理,造成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太仓促,练习不是很到位。 2、生字词的口头训练容量还应该加大些。 3、由于一节课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我只照顾到了90%孩子的课堂行为,从而忽视了一小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三、四个孩子一节课,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下次要注意这方面问题。 总之,课堂永远都会有遗憾,但是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拓展出更多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孩子去识字、认字,要做到源头活水,常流常新,使自己的识字教学课堂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