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古诗词课》骆玉明(一)

标签:
诗词古代 |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193
古诗词课 骆玉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3-4-3
品牌方: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听骆老师讲古诗词,总是鼻子酸酸的、心里暖暖的!
《古诗词课》根据骆玉明老师多年来备受欢迎的《古典诗词导读》一课整理而来,在他的讲述中读者和诗词作者之间没有了时空上的距离,站在同一种处境上品味人生,读者在读懂诗词的同时感受自己的生命历程,治愈生活的焦虑。语言或俏皮幽默,或尖锐深刻,丝毫没有“说教感”,只有深切的关怀,让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
从《诗经》楚辞讲到唐诗宋词,这21节治愈人心的诗词课,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诗词还原古诗词中的人生境遇,深刻展现亘古不变的人性。
翻开本书,在骆老师的带领下轻松走进诗词深处,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
作者简介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章节
写在前面
个人公众号“美丽古典”题头:流连云水,遥望古今。叩问生死,把酒言欢。
绪言
读古典诗词,我想在这三点上我们可以有所收获:
一是能够更好地建立我们跟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血脉关联,理解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人生趣味。
每个人总是从属于一个文化系统。
现实世界就是那么不公平不完美的,不幸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在好人身上。
在中国的这个文化系统里面,世界的合理性不是由神来保证的,而是由人来保证的。是由人对德性和正义的追求来表现的,而这种追求,完美地体现在圣王或者圣人的身上,圣王或者圣人是具有一种完美的德性的人。(周文王)
人需要有一种绝对的东西、绝对的力量来保证生命的意义。
中国文化用另外一种方法给出了生命的意义——人在德性上可以得到一种完成,而这种德性的完成就是我们生命的最高意义。
很多古老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生命回忆。
二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情趣上的熏陶。
语言提供给我们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我们获得另外一种存在。
诗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个诗的世界里面,我们有一种更期待的、更向往的精神生活方式。
人实际上总是生活在两种精神世界里面,一种是由各种利害关系构成的现实世界,另一种是语言所构建的虚构世界。生活在这个虚构世界里面,我们其实在认知我们的可能,体验我们的可能。
三是能够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敏感性。
人类的智慧非常神秘,而它最大的体现就是语言。
我们总是认为我们自己在说话,其实根本上是话在说我们。就是——话语系统先于我们而存在,话语系统远远比我们强大。当我们认为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其实不过是话语系统借助我们把自身重复了一次。
所谓获得语言,就是重新体会到语言的这种神秘性,也就是语言中所包含的无限可能和无限生机,在这种语言的神秘意义上来理解它、使用它,用它来表达自己,而不再是被话语系统用来重复其自身。
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或者说达到最高水准状态的,就是诗歌。所以小说是可以翻译的,诗歌其实没有办法翻译,因为诗歌不能脱离它自身。
对语言更敏感是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精致的一个条件。
(2024年3月20日始阅于微信读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