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蔚小理的股价只是蹦跶了一下,大方向还是继续跌
蔚小理的股价只是蹦跶了一下,大方向还是继续下跌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进入大面积出清的时期,蔚小理等新势力首当其冲
最近市场没有明显的板块轮动,以致于小作文上蹿下跳的,到处煽风点火
诸如“明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会延续原来50%,燃油车免购置税完整延续”的市场传言导致最近新能源汽车板块蹦跶了一下
之所以新能源汽车板块受小作文的传言就能够蹦跶的关键是上一轮市场的热点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目前依然有部分资金尚未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内在价值,沉迷在前期舆论的刻意营造的虚幻中,幻想辉煌能够依旧
另外,经过股价的持续大幅下跌,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的估值已经大幅缩水,市值较小,只要少量资金净买入即可让其大幅波动
预估2023年所释放的产能就已超出总需求,严重过剩,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进入大面积出清的时期
而新能源汽车制造属于重资产的行业,销量下滑,固定成本必然会大幅透支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蔚小理等新势力前期未有渠道、市场以及资金的沉淀,现融资通道已用尽,一旦销量下滑,必然一泻千里,很难熬过这轮行业出清,最终注定被兼并与破产出清
表面看,技术水准决定新能源整车集成企业的存续,其实真正竞争的核心是已有优势对成本的平摊,即谁最终能够将边际成本降至最低,谁就能够熬过这一轮行业洗牌,最终剩者为王
事实目前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面前最大的困境是潜在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销量不足与边际成本极高
二、政府补贴退出是必然,一旦退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便会大幅打折,直接与传统燃油车正面竞争
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目前依然处于组装、集成阶段,各车型间未有明显的技术差异,最后不得已只能够以无关紧要的功能堆砌忽悠市场,偏离了汽车的基本属性
其实,在自动驾驶未大规模普及之前,汽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这是所有人买车的唯一目的,很多功能更多是鸡肋,没有适用性
至于用传统燃油驱动,还是电池驱动的差异显然被舆论过度放大了,电动车充电时间长与续航焦虑的弊端更严重,但却被刻意人为忽视
之所以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大幅扩张的关键还是政府的购置税减免与车牌免费赠送极大的降低了购车者的成本,相对燃油车更具成本优势所致
但是,政府的补贴政策只是培育市场的权益之计,断然不可持续,退出是必然
一旦政府的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便会荡然无存,直接面临与传统燃油车的正面竞争,结局必然是不分伯仲
前期国家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大发展,资金也为了炒作,试图忽悠资金抱团给其高估值,便于财富收割,过度夸大了新能源汽车的功效与发展空间,让市场对其过度乐观
传统燃油车已经运行一百多年,技术成熟、功能稳定与续航保障的现实让新能源车很难一击致命
所以,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不可能把燃油车彻底的挤出市场,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
这就意味着舆论所鼓吹的新能源车发展空间必然大幅打折,而现在潜在产能又严重过剩,最终只能让竞争力较弱者退出市场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潜在产能释放过快,在新势力尚未转亏时,补贴政策退出与降价潮就悄然而至,直接给蔚小理等新势力致命一击
200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才6467万辆,正处于汽车大爆发的前夜,当时国家通财政补贴与鼓励汽车下乡,能够极大地刺激汽车行业的发展
2022年3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7亿辆,已经趋于饱和,再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导致这一轮汽车补贴的效果非常有限
而汽车又属于耐用消费品,通常是八年及以上才更换一次,频率较低,遏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
这就意味着一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长的空间就极为有限
限期的汽车补贴政策已经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潜在消费透支殆尽,在补贴政策退出后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出现销量下滑
目前销量骤增的关键是抢夺补贴的最后机遇期,报复性消费,将未来的潜在需求聚集在补贴退出前的最后两个月
事实,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接近尾声,再叠加年底冲销量的压力,多家新能源车企开始花式营销,以吸引消费者尽快下订单
一旦补贴政策退出后,前期被透支的需求必然大幅拉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最终冲击其基本面与股价
最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潜在产能释放过快,在新势力尚未转亏时,补贴政策退出与降价潮就悄然而至,直接给蔚小理等新势力致命一击
四、资金共识解体,现已进入杀估值的阶段,股价的大趋势依然是继续下跌
要让股价趋势性上涨,必须让各路资金形成共识,市场高度一致,集体抱团持续大幅净买入
而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抱团在去年早已解体,且目前整体估值依然较高,处于杀估值的阶段,股价的大趋势依然是继续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变现退出才是关键,而非依然幻想股价能够重蹈去年的覆辙,大幅回调上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