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中美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算计与反算计---美国螳螂扑蝉,中国黄雀在后
中美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算计与反算计
美国螳螂扑蝉,中国黄雀在后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与表现形式
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是泡沫破裂后的资产价格暴跌,且长期低位萎靡不振与债务出现兑付危机的系统性违约。
但是真正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经济体创造价值的能力萎缩,已经无力支撑已有的资产价格或者按期偿还到期的债务。
1、全球各国整体的货币投放过度,导致资产价格虚高
2、全球量化宽松后的低成本大幅举债,尤其政府债务过量,已失去腾挪与偿还的能力
3、过去20年全球的发展红利主要被中美两国所独占,其他国家的经济繁荣更多是货币投放与大幅举债后的虚假繁荣
4、对中美而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而新一轮产业革命红利尚在孕育期,暂未释放
5、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了危机的爆发进程与加剧了破坏力
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耗殆尽后,全球经济发展停滞,甚至下滑,致使大国间陷入存量博弈的困境中。
而让全球经济彻底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就是下一轮产业革命红利的释放,但是一轮产业革命的释放需要一个长期的迭代过程。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都在急速推进,抢时间,力争获得更大比例的产业革命红利份额。
产业革命红利的培育需要各种因素的支持,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禀赋与比较优势,所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
美国具有全球独有的国际影响力与主导权,所以对美国而言,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美国必然基于其国际影响力与主导权优势从全球收割财富,为其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输血。
基于此,美国挑起俄乌冲突、煽动台海危机,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强迫欧洲诸国、日、韩以及台湾的高科技产业迁往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以及发起中美贸易战、全面经济制裁俄罗斯与试图将中国挤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等,这也成为当前全球利益博弈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全球经济深陷存量危机的初期,且摇摇欲坠的现实背景下,增量缺失让中美俄等大国必然存量博弈,最终加速引爆本轮自二战后,全球最全面,且最深远的经济危机。
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形式有四,即
1、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迫使盘踞在除中美之外其他经济体的国际资本流向美国与中国,导致各国的汇率暴跌,诸如日本、土耳其、阿根廷等
2、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与降低各经济体的信用评级,增加各经济体的债务成本与融资难度,最后必然导致印度、越南等国陷入无力偿还国际债务的尴尬之中
3、国际资本撤离、能源价格高企、疫情冲击以及中美经济降速等现实导致各经济体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最后会引发大面积的失业、债务危机与资产价格暴跌
4、一旦经济停滞、失业率高企,最终必然会引爆个别区域的局部战争、诸多国家的社会动荡与政权更替,预估今年冬天欧洲诸多国家会面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与政权更替
二、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中的应对之策
目前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就是稳住经济的基本盘,全力产业升级转型与培养下一轮产业革命。
曾经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即出口、投资与消费的后劲越来越弱,但是中国为了维持经济的基本盘与解决就业,必须全力维持出口、投资与消费的增长。
出口、投资与消费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盘的稳定,很难有产业红利的大幅释放,所以可投资的价值非常有限,应该直接放弃。
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较为稳健,风险总体可控。只是转型升级与培养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难度系数远胜于以往完全基于要素数量投入的发展模式,所以表现的较为吃力。
中国不具备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与主导权,所以根本无法模仿美国的全球财富收割,唯有集中精力做好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的事,这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主旨。
直接表现形式就是严控虚拟经济受货币推动的非理性繁荣,让其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提升与否而涨跌,主要是为了防范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挤压。
中国监管机构的选择是行政性严控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总量,卡死国际资本的进出、国家队的逆市交易以及对大型投资机构的窗口指导来迫使虚拟资产价格在政府所期望的范畴内运行。
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股市、房市相对美国、越南以及印度等国不同表现的关键。
稳住房地产的基本盘,以时间换空间,试图通过社会收入的上升来化解个别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甚至让个别地区的风险适度释放来逐步拆解房地产泡沫的潜藏隐患。
允许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来扩大外贸出口,通过扩大专项债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汽车、家电等领域实施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鼓励社会消费。
对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的实体企业却给予降息、降准、IPO、税收减免以及市场倾斜等优惠措施,鼓励其加速发展。
在国际领域,平衡与美国的关系,全力确保斗而不破,扩大与欧洲、东南亚的贸易往来,与俄罗斯形成区域性的战略互助,稳住印度、日本与韩国,暂时忍让台湾的挑衅。
中国目前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培育腾挪空间。
但是中国目前面临最尴尬的问题不是经济风险,而是大规模的失业,大规模失业不仅仅是因为经济降速,更多是随着产业升级转型后社会整体技能与产业需求错判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三、目前在中国投资的着重点
以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红利消耗殆尽,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主导行业的更替,这是任何经济发展所必须经历的客观现实。
目前中国经济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持续产业升级转型,且培育出下一轮产业革命,而非在基于已有,但行业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的传统行业。
但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限制资本无序扩张与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分享发展的红利,而非任由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获得大部分发展的红利。
这是目前金融、互联网、房地产、医药以及教培行业一片萧条的关键。尤其金融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下滑,金融风险暴露,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强制要求金融为其他行业发展让利,所以上述领域坚决不投。
新冠疫情持续变异,且未来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餐饮、航空、酒店以及旅游等行业也坚决不碰。传统的消费、基建与钢铁等行业已无再大幅增长的空间,可投资的价值极其有限。
其实,目前可投资的脉络有两条主线,即
1、国家大力支持,且政策倾斜的行业,诸如新能源、集成电路与专精特新等
2、美国大力打压的行业或企业
这一轮中美全面博弈中,美国没有对推动上一轮经济增长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实施制裁的关键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红利已过,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是建立在美国基础产业上的应用,根本无力挑战美国的国际地位。
而目前美国对中国着重关注的是推动下一轮产业革命红利爆发的相关行业,诸如芯片、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量子工程等领域。
但是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各个细分领域的整体推进,所以就衍生出“专精特新”的投资点。
四、后续全球会更乱,但是也潜藏史诗级的投资机会
1、美国对全球财富收割的布局已到位,即将产生效果,最终导致各国汇率大幅贬值、资产价格暴跌、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高企、失业遍地,最后引发各国的社会矛盾和政权更替
2、美国对全球的收割已经从资本掠夺演变为产业抢夺
3、各国所潜藏的经济风险将会在今年冬季全面爆发
4、今年冬季美俄大概率将会在波罗的海全面摊牌,到那时全球能源与粮食价格必然再次大幅上涨,欧洲一片混乱
这一轮大乱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来计。
中国总体稳定,未有根本性的内伤,只要保持战略定力,不着急解决台湾,就很难受到根本性的冲击,更多只是扰动。
而在这一场乱局中,美国为了自身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培育,必然会把中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欧洲诸国和日本彻底的牺牲掉,但也会对美国自身形成致命性的反噬。
中俄必须联手,以防被美国逐个歼灭,另外,基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与美国的国家利益选择,中美关系会在这一轮乱局中波澜起伏,但是总体可控。
目前中国最需要的是市场、技术与人才,最富裕的是资本,所以中国必然会在这一轮乱局中全球扩张,抢夺欧洲与日本让渡出来的市场空间、在全球大肆收购低估的优质资产以及吸纳优秀的人才。
显然中国将是这一轮全球乱局中鲜有的净土,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与人才的聚集地之一。
美国虽然来势汹汹,但是美国的致命软肋是资本彻底的绑架了权力,使权力沦为挤压中低收入群体生存空间的打手,根本无力腾挪既定的利益格局,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彻底的无解,不得已只能选择内部矛盾外部化。即激化俄乌冲突、与中国大搞对立、收割其传统盟友欧洲诸国与日本,但这一切最终会反噬美国的国运根基。
事实目前美国正在与时间赛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
1、与中国抢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导权,争取分得更大比例的红利
2、在美国内部矛盾彻底恶化前,尽可能地拖垮日本、印度与越南等国家,使从中收割的财富用于延缓美国内部矛盾的爆发
对中国而言,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内部的事,静待事态的演变,除此之外再无它法。
但是事实一切都在向有利于中国的一侧演化。
五、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演化的路径以及可能的爆发点
1、富庶,有油水可榨
2、可以借此顺势消耗竞争对手
俄乌冲突已经彻底的将欧洲诸国陷在了坑里,但是截至目前,俄乌冲突只是让美国从中获取了巨额的资本与军工、情报的倾销,赚了点钱,远未实现美国的既定预期。
下一轮美国必然要抢夺欧洲诸国的产业与人才,但这需要引爆一场规模战争,俄乌冲突根本无法实现美国的这一利益算计,大概率应该是美俄会在波罗的海摊牌。
对俄罗斯而言,必须夺回波罗的海的主导权,这是其国运延续的关键。但对美国而言,必须在欧洲引爆一轮中等规模的战争,彻底搅乱欧洲。
一旦美俄在波罗的海摊牌,直接的表现就是全球能源与粮食价格高企,让欧洲企业无法运行与社会深陷冬季的摧残之中。
在民粹主义盛行的欧洲,这一行为会直接引发社会动荡与政权更替,大量的企业会因为能源价格与战争威胁而停业、破产。
在东亚,无非是台海危机与朝核危机。
但是,自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擅自发动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经过多轮尝试后已经清晰的知道很难轻易收割中国。所以,现实逼迫美国退而求其次,将目标转向其传统盟友日本、韩国与台湾。
美国收割日本、韩国与台湾的套路无非六条,即
首先、制造冲突临界点,忽悠日韩台大量购买美国的军事装备
其次、通过政治威慑与产业诱导,逼迫日本、韩国与台湾将芯片等高科技产业迁往美国
再次、刺杀美国在日本利益的最大阻碍者安培晋三,扫清障碍
第四、通过美联储加息,吸引盘踞在日本的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借此做空日元的汇率获利
第五、受美国政府控制的国际资本持续冲击日本的汇率,通过汇率的大幅贬,逼迫其加息,最终引爆日本的债务危机,而美国可以借此通过做多做空买卖获利
第六、强迫日本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
台湾已经是美国在东亚的一个弃子,正在持续大幅贬值,时间根本不在美国一侧,所以,对美国的理性选择是对其牺牲性使用,即
一方面通过台湾挑衅北京,试图使其战略误判,提前盲目拿掉台湾,延缓其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在台湾海峡玩弄战争临界点,最终在日本社会形成恐慌,便于东亚的资产价格暴跌。
但是,从目前看北京的战略定力远超美国的预判,但是未来局势如何演变不是北京战略忍让就能解决的,大概率会加速北京提前收复台湾,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其又掌握主动权。
这是目前遏制中国崛起最大的潜在隐患...
越南与印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汇储备根本无法覆盖所欠的外债,而内部的资产价格又严重虚高,所以只需借势轻轻一折腾,印度和越南就趴地上了。
六、中国在这一轮乱局中的战略优势
一方面不但直接消耗了中国的竞争对手欧洲诸国与日本,而且让欧洲诸国对中国的依附更重
另一方面推动中俄战略联盟,为中国稳定能源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目前国内经济矛盾总体可控,产业升级转型具有后发优势以及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话语权日益加重,甚至在诸多领域已经大幅领先于美欧日韩。
表面看目前中国经济也是一地鸡毛,但是在比烂的大环境中,中国相对更具优势。只是外部不利环境必然会波及中国,形成扰动,但这只是表象。
内部中国正在面临产业升级转型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的关键期,这对中国经济是个涅槃,一旦突破必然重回世界之巅。如果卡住,突破不了,中国必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第二个伊朗。
高科技产业自古需要独立自主与自立更生,断难从外部获得,尤其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与美国已经在诸多领域从曾经的合作互补演变为直接竞争之时,核心技术的获得更应该自我开发。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切困难都是客观现实,是个必经流程,但是从目前中国自身的现实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持续产业升级转型与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已成为必然。
这就意味着,目前全球的最佳投资策略就是重仓中国,忽视扰动,长线持有。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