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彦皓(可信财商):“蔚小理”被市场抛弃是个大概率事件,目前只是热闹了一番

(2022-09-09 17:44:56)

“蔚小理”被市场抛弃是个大概率事件,目前只是热闹了一番

\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新能源整车集成不是个好生意,注定是血流成河,一地鸡毛

造车其实是个很糟糕的生意,资产重、技术难度高,尤其市场喜好的多元化导致没有一款车能够统领市场。

美国曾经有2000多家造车企业,最后剩了三家,次贷危机要不是美国政府救助,又会被干掉两家。

最近几十年,中国造车企业大幅崛起的关键就是中国正处于庞大汽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期,汽车消费从稀缺转向日用消费的过程中让中国的造车企业顺势崛起。

但是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近乎饱和,该有的都有了,潜在新增消费相对有限的现实导致中国整车集成行业陷入品质化竞争与行业格局固化的时代,这让新的进入者很难获得一席之地

就在这个档口新能源汽车开始崛起,特斯拉探索出技术路径,且公开专利,“蔚小理”敏锐的意识到了机会,提前布局,抢占了先机。

但是,在市场近乎饱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抢夺燃油车更替时释放的市场空间,本来这一空间早已被燃油车企所瓜分。

“蔚小理”的崛起全凭燃油车企的暂时疏忽,让出了一丝市场空白,否则真没他们什么事

但是在国家的强势推动下,传统造车势力、新兴势力和互联网三方密集涌入,现在潜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且已开始全面竞争。

新能源整车集成整个行业最尴尬的是相对传统造车而言,技术门槛较低,附加值极低。

最终导致新能源整车集成真正的成本是在锂矿,而技术门槛在电池,未来是智能驾驶系统。

目前锂矿的供不应求现实决定锂价的持续上涨,最后直接透支整车集成的盈利空间,严重亏损,目前整体靠融资支撑。

但是,新能源整车集成这个行业根本没办法模仿互联网,即通过烧钱形成垄断后获取超额垄断收益,这就意味着前期的烧钱不但白搭,后面还将面临资金黑洞,是个无解

二、“蔚小理”所面临最大的尴尬是潜在市场空间有限导致的销量上不去,最终透支市场竞争力,直至沦落

“蔚小理”能够发展的关键就是干的早,下手快,而目前随着传统造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涌入,“蔚小理”干的早的优势已经不再

目前新能源整车集成的优势已经从干的早进入比拼技术、成本控制以及创新上,显然“蔚小理”不具优势

华为、小米将会凭借技术赋能、渠道支撑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占据优势,而传统造车企业通过燃油车的既定市场最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边际成本,获得市场竞争力。

“蔚小理”在竞争激烈与附加值不高的行业中,新建设计、生产以及销售,承担巨额固定成本。在这种境况下,要想获得盈利,唯有通过提高售价与增加销售降低成本,挤出盈利

但是,目前电池成本高企与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现实,持续迫使“蔚小理”持续降价与让渡有限生存空间,使其亏损日益增加。

前期可以凭借融资所得资金暂时维系,但是一旦亏损扩大,且行业竞争白热化时,再融资的难度系数必然骤增,最终透支市场竞争力,直至沦落。

从目前看,各路竞争者持续大幅涌入,行业竞争白热化,在技术与成本两个领域持续挤压“蔚小理”的生存空间,让其逆转颓势的概率极低。

三、“蔚小理”在智能驾驶上的最后一搏大概率会无果而终

虽然目前“蔚小理”都坚持全栈自研智能驾驶,试图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形成竞争力。

但是全栈自研不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受制于法规的限制、技术的难度以及市场对安全的担忧。

最终能够被市场所认可的智能驾驶驾驶必然是少量具有规模优势,技术一流,且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系统,整个行业也就若干家

毕竟没人敢把命轻易的交给一家二流企业

这就意味着,自动驾驶系统具有极强的龙头优势,即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必须做到全国,甚至全球的顶级,否则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而目前百度、华为以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远胜于“蔚小理”,传统造车企业主要引进科技公司已成型的自动驾驶技术,不但成本更低,而且技术的可靠性远胜“蔚小理”。

这就几乎堵死了“蔚小理”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寻找突破的算计。

四、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行业竞争高度白热化,“蔚小理”毫无优势可言

严格意义来讲,新能源汽车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造车势力的延伸,并非新兴行业。

“蔚小理”大概率会成为新能源整车集成的探路者,被抛弃或许是个大概率。

比亚迪具有混合动力与电池的双重技术优势,又拥有庞大的既定渠道。

百度深耕自动驾驶技术十几年

小米具有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且在手机与IOT领域的成型渠道位居全球前列

华为全体系的技术赋能,尤其华为在终端领域的供应链管理以及渠道优势远胜小米与百度

国外的特斯拉与传统造车企业虎视眈眈

请问,这让“蔚小理”如何竞争?

目前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愿景畅想过度扩大,人为刻意的行业虚幻,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盲目乐观。

事实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传统燃油车继续具备竞争力,很难被轻易的彻底取代

而传统造车企业在生产与渠道上布局多年,极具竞争力,能够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边际成本。

尤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能够急速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强力推动,这在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复制。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更多属于中国独有的一种行业,很难对外大幅扩张

如果“蔚小理”继续大幅亏损,很难熬到全球推广的那一刻,最终会倒在黎明前。

五、“蔚小理”的股价估值正在从概念炒作转向盈利折现,但是新能源整车集成行业根本经不起盈利与否的推敲

上一轮新能源整车集成股价暴涨的关键是市场亢奋,且无脑的概念炒作,这是新兴行业崛起初期,市场对其本质的认识不深时的本能反应。

但是目前市场趋于理性,估值开始逐步基于盈利折现,而非概念炒

但是新能源整车集成行业根本经不起盈利与否的推敲,所以股价下跌成为必然,且持续暴跌,最终一蹶不振。

其实,新能源整车集成的附加值极低,真正盈利的是锂矿、电池与智能驾驶系统。

一方面具有技术门槛,能够形成护城河,另一方面能够统领整个市场,规模无限放大。

整车集成很难一款车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喜好,统领整个市场,市场需求极其细分的现实最终导致新能源整车集成很难放量,平摊边际成本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现实逼迫“蔚小理”不得不打折促销,大幅透支靠融资获得的有限资金,使其加速沦落。

“蔚小理”大概率会成为新能源整车集成的奠基者,最终被市场抛弃,事实目前“蔚小理”目前越来越不占优势,持续沦落,最终退出市场。

市场对其估值也从无脑的空间畅想转为盈利折现,这就意味着本“蔚小理”的行情已经彻底的终结,股价持续下跌,最终半死不活的低位盘旋

至于未来只有天知道了,但是大概率会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丁彦皓(可信财商):“蔚小理”被市场抛弃是个大概率事件,目前只是热闹了一番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