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疫情之后,职场彻底进入超级个体时代
疫情之后,职场彻底进入超级个体时代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职场的特征与产业周期高度吻合,曾经很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行业最大的特征就是用工量大,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更多是体力的付出,社会整体的就业率较高,收入差距不大,没有对比性
但是随着持续的产业升级转型,高技术水准的产业逐步掌控了增量财富,劳动密集型行业所获得的附加值越来越少,社会红利逐步向少数精英群体聚焦,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超级个体的价值开始日益凸显
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职场的游戏规则也在悄然变化
企业的运营更不确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唯有压缩成本,仅保留最能创造价值的超级个体,轻资产运营将会成为主流。对个人而言,必须明确自己混迹职场,到底能够创造何种价值,否则被淘汰就是个时间问题
其实,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超级个体的概念一直在存在,只是不同的组织对超级个体重要性的关注不同罢了。但是在产业升级叠加疫情冲击的双重背景下,会加剧提升企业对超级个体重要性的关注
最近好像社会整体认为“赚钱的难度系数提高”,其实这只是对红利期已过行业的无奈呐喊,而非真实情况。事实如果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中国经济几乎净增长1万亿美元,相当于两个土耳其,三分之二的俄罗斯、韩国以及三分之一的印度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这笔增量财富到底被谁赚走了?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能够寻找到这一增量财富分配的脉络,即诸多红利期已过的传统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代表未来新兴行业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大幅上升,只是这类群体都在“蒙声发大财”,没人公开说罢了
假以时日,新冠疫情必然彻底的颠覆了职场的游戏规则,但是通过创造价值混迹职场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而在未来的职场博弈中,超级个体头部效应将会成为主流,一个人最终混成某一领域的超级个体的前提是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即长项,这需要融合个性、天赋与喜好后,进行多年的知识与经验积淀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仅仅为了获得一份收入的职业只是个完成任务的应付,必然很难做到极致与产生超额附加值。另外,职业的选择必须基于可持续迭代,断然不能靠卖时间变现,持续磨练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量变向质变的演变,争取最终在细分领域混到头部
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必须认可个性的附加值,任何人必须清晰的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循规蹈矩,还是个性张扬的性格,然后基于个性的特征定向设计职业。断然不能将自己的职业放在一个根本不擅长的领域,诸如我就不擅长处理行政、财务等事物
转变传统获客模式,嫁接移动互联网,通过内容输出实施线上营销与目标客户的精准化细分。营销的方式必须基于行业特征,断然不能盲目的模仿与其行业不符的营销模式,否则必然陷入东施效颦的尴尬
工作一定不只是在职场才能做的事,只有将工作事业化,工作就会打破职场的物理空间与上下班的时间点约束。将工作与自己能够坚持一生的事业高度融合,不但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的享受感,而且能够通过长期的熬时间来实现迭代升级,产生附
国家也在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与个人都断然不能大而广的盲目多元化,且随时换跑道。相对大公司的低效化,在确定性严重不足的背景下,精湛的小公司更具创造力与竞争力,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战斗力十足的团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35岁之前,混迹职场主要看学历背景与专业技能,而35岁之后,价值观与契约精神就成了混迹职场的关键。任何组织在任命高层时首先考虑的是备选者靠不靠谱,其次才是专业能力
定期运动,运动是确保精力充沛的关键,尤其脑力劳动者一旦缺少运动,战斗力必然大幅打折,尤其过了35岁。混迹职场最忌讳亚健康,杜绝亚健康的关键就是定期运动,另外运动还能够提升人的抗压能力,确保行为积极与思想乐观
获取时代与行业红利的关键是顺应时代,时代本就在高速变迁,现又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必然加速这一变迁的进程。而企业与个人如若试图不被时代大潮抛弃,必须要顺应时代变迁的现实,断然不能坚守着已被时代抛弃的套路,无奈的呐喊与抱怨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