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200)
退休日期在逼近,内心失落又惆怅。
争分夺秒干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200、最后一班岗
2008年12月5日,中文资料室那位年轻的女同志调到了《河北果树》编辑部,不久又去了育种室的中心化验室。这时偌大的图书馆资料室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的人,可是每天来看书的人不是很多,我内心里还是感到很孤独。为了缓解这种孤独,我就给很多同志写文章,无论是外单位的还是本所的同志,只要有人找我写文章我是有求必应。这个阶段我发表了很多文章,给大家评职称帮了大忙。
进入2010年以后,感觉距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昌黎果研所没有评上副研究员的女同志55岁就要退休;职称在副研以上的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60岁退休;试验场的女工人是50岁退休。
我从1973年作为知青到昌黎果研所插场劳动锻炼到2010年9月7日满55岁退休,期间经历了整整37年时间。37年看似漫长,其实回望一下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这时我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难怪张书文阿姨退休后还每天都来上班,从不迟到早退,整整坚持了一年的时间。眼看退休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忽然与张姨感同身受!
退休前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每天很早就来到图书资料室,然后认真打扫图书资料室周边的卫生,还把图书资料室的玻璃窗户每周擦一次,从不间断,资料室内和走廊的水泥地面每天都要墩一次。说实在话:我在家里都没有这么认真地打扫过。除了图书资料室的日常工作,我还找装订部门把过期的中文期刊都及时装订成了合订本。正因为觉得自己上班的时日已经不多,我才这样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果研所有好几位同志,尽管以前都是领导眼中的“香饽饽”,但是她们距离退休还差两年的时间就不怎么来上班了,领导提前给她们的工作安排了接班人,于是她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到处去绕了,一年也见不到她们在办公室里待几天。有人问她们:“你还差两年退休怎么就不来上班了?”她们振振有词地回答:“怕到退休时不适应,提前待在家里适应一下。”这看似非常好的借口,可是我绝不会这样做。
2010年9月7日到了,可是没有一个领导找我谈有关退休的事宜,我也就乐得在图书资料室继续工作一段时日。直到9月23日,《河北果树》编辑部主任过来说我已经到退休年龄了,我退休以后图书资料室要归到编辑部名下。编辑部派来了两个人接收图书资料室,我与她们进行了交接手续,至此,我才算是彻底退休了。也就是说:我满55周岁以后又继续上了半个月班。人家张姨满60岁以后又上了一年班,我和张姨根本无法相比!
退休以后,我的失落感持续了大约三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