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113)
知青同胞三聚首,想写苹果栽培书。
老同志们有先例,对评职称有帮助。
113、酝酿出版书
我第二次从省农科院回来之后,任新托和韩子辉与我商量想写一本有关苹果栽培方面的书籍,他们说所里有些老同志出版了书籍以后,都评上了副研究员。那时正研究员非常少,昌黎果研所一共才有四个正研,老同志们退休前能评上副研就很不错了。
任新托和韩子辉刚插场时和我都是第一果树队育苗组的成员,也算是资深的知青战友了。任新托1988年在进研究科室的知青中已经脱颖而出,评上了助研(那次知青评上助研的一共才有两个人),下一步该准备评副研了。他如果能出版一本专业书籍,对评副研职称肯定大有裨益。但凡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都有版号,否则就是内部书刊了。
我们仨经过商量决定分别去寻找版号,不久希希爸的一位在农技师范学院担任教授的老乡从中国农业出版社给联系到了一个版号,能找到国家级出版社的版号,真是皆大欢喜!
我们经过反复协商,决定由任新托任第一作者,我任第二作者;韩子辉任第三作者。因为任新托将来要评副研,评审要求的条件肯定要高一些,再说他在苹果树栽培方面的造诣也比我们高,所以由他任第一作者也是名至实归。
拿到版号以后,我们开始商榷具体的写作事宜,决定每个人写自己最拿手的内容。任新托负责写“苹果优种概况”、“苹果生态条件与苗木定植”、“冬季整形与修剪技术”、“生长期修剪技术”、;我负责写“苹果树与土肥水”、“花果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韩子辉负责写“苹果病虫害防治”韩子辉具有绘画天赋,除了写作“苹果病虫害防治”这一章以外,还负责绘制书中的所有插图。
为了韩子辉绘制插图时方便,我把所有需要绘制的插图都认真地画了草图,旨在让他了解我文中插图的意图和要点。尽管是草图,我也尽量画得像模像样、一丝不苟。一些同志看了调侃说:“你画的草图有的都可以拿去制版了。”
写作事宜商定以后,我们就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写作。由于每个人写的都是自己最拿手的部分,所以写得很顺利,写作速度也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完稿了。没想到就在准备定稿之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