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者:海门市六匡小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肥皂泡》。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1.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句,体会作者吹泡泡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从图入手,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吹过肥皂泡吗?大大小小的肥皂泡飘在半空中,它们有的是透明的,有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彩色的光,这些或大或小的肥皂泡带我们许多的快乐。
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也曾经玩过肥皂泡,她说“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今天啊,就让我们一起读她的作品《肥皂泡》。
3.板书肥皂泡,观察“皂”结构,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读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2.检查字词句:
出示词语:
分类识记这里有三组词语,自己边读边思考每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是在表述肥皂泡的什么呢?
第一组:表示吹肥皂的动作,第二组:四字词语,描述肥皂泡美丽的样子,第三组:肥皂泡泡的去处.
出示难读的句子:
(1)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3)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4.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结合老师的提示思考,出示提示:
(
相机板书:吹、看、想
[设计意图:预习检查字词句,通过分类识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根据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三、体验感悟,体会用词
现在让我们先读第3段和冰心奶奶一起来吹吹肥皂泡吧。
1.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方框框出制作泡泡的主要材料,用圆圈圈出做、吹泡泡的动作。
2.学生汇报。
(1)主要材料
碎肥皂
(2)关键动作
3.老师送来了一些“好帮手”,这些“好帮手”能够帮你们把这些动作串联起来,吹出成功的肥皂泡。
(1)出示连接词:“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2)请学生用连接词讲讲吹肥皂泡的步骤。
(3)精准的动作和有序的连接词会让你的介绍井然有序。
“温馨提示”:注意,在吹的过程中控制力度与动作“轻轻地”“慢慢地”(细节用词)。
(4)用自己的话讲讲怎么吹肥皂泡的。
2.
3.
[设计意图:以以精准的动词为支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可视的画面,能促进句意的理解,又不失内容的童趣。有序的连接词会让学生的介绍井然有序,再用自己的话讲讲怎么吹肥皂泡的,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四、聚焦重点,品味语言
1.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2.看看作者怎么说?
(1)朗读第四自然段,寻找描述泡泡美丽的词句。
(2)结合图片并朗读体会“五色浮光”“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的意思。
A.五色浮光:图中肥皂泡颜色都有哪些呢,理解颜色多;阳光的照射下,不停飘游转动的肥皂泡表面上的光彩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是“五色浮光”。
B.轻清透明:结合刚刚吹出的泡泡以及图片,抓住“轻”“清”“透明”理解肥皂泡的重量轻、颜色清、形态透明。
C.玲珑娇软:拆分理解;词典解释;根据学生情况尝试替换词;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与“呵护”的感觉。
D.脆薄:结合图片直观感受。
E.光影零乱:联系上文,光影凌乱就跟“五色浮光”意思差不多,它们变得更加五彩斑斓,让冰心奶奶看的眼花缭乱。
3.欣赏肥皂泡,感受怎样?(快乐、开心)结合自己的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
4.看着这样颤巍巍的泡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
(1)文中有几个词是表现这种(紧张)心情的词,快找一找。
(2)抓住“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感受心情紧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感觉。(屏息凝神、凝神静气)
(3)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课后练习题也提出“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一是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句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是引导学生用上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丰富的课文表达中学会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生字书写,扫清障碍
1.生字教学“娇”“婴”
(1)我们一起读一读:娇、婴 。
(2)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3)师范写,生书空:现在请你伸出右手食指,跟着我一起写这两个字。
(4)生临写,交流点评。
2.生字教学“透”“越”
(1)我们一起读一读:透 越 。
(2)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透:先写秀再写走之底。越:先左再右。
(3)师范写,生书空:现在请你伸出右手食指,跟着我一起写这两个字。
(4)生临写,交流点评。
【作业设计】
1.写话小练笔,延伸“有趣”
小朋友,你吹过泡泡吗?用一两句话写一种有趣的情况。冰心用上了“玲珑娇软”“颤巍巍”这样的词语,你也可以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让泡泡变得更有趣。
2.拓展阅读:结合资料袋,阅读关于冰心奶奶的作品。
【板书设计】
20 肥皂泡
吹
轻清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