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修总结赵静

赵静
本学期的阶段测试共命制语文试卷2套,整理课文知识梳理试卷和七色光专项试卷。每次出题的过程不能说是一种幸福,但也是我对综合知识把握,对教学重难点定位的一种有效方式,都是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
一、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要求和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在学生素养培养方面我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如下:
1、借助班会演讲,促进学生的合作性。每周的班会演讲我都大力鼓励学生,从背演讲稿到配幻灯片与音乐,每次都一一强调。每周5个人,开始每个学生都进行了一轮,每次演讲过后我都会把几个孩子的演讲情况()声音的抑扬顿挫、停顿、语气、语调、感情的饱满程度)在班级群里进行总结,帮孩子指出下一次的努力方向和要克服的不足,也给家长提示出辅导的方向。一轮过后,开始以小组组合的形式进行演讲,每个小组的孩子都认真准备,家长也大力支持,有来班级练习的,有在微信群里视频或语音练习的,家长也积极地组稿,做幻灯片,小组合作演讲中我看到了不同的形式,三句半,快板,像老师一样讲的,孩子的演讲能力在这样的组织下稳步地提升着。
2、轮流日记搭建习作桥梁
开学初,无意间翻看孩子们的日记。有的孩子写的是三八妇女节时想对妈妈说的话,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还有的孩子写的是写给老师的悄悄话……看着他们写的日记,我在感动之余,还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进行了留言,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关注,同时更希望用文字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
3、
本学期,我积极筹备经典诵读竞赛,从组稿、配乐、练习环节精心设计,营造典雅的氛围,通过不断的训练,教孩子揣摩经典韵味,感受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参与热情。孩子们表现棒棒哒,每一个孩子从进场到正式表演都安静而有序,这就是集体凝聚力,我很欣喜地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中,看到热心帮忙的家长,看到不畏辛苦和付出给孩子指导和排练的家长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逐渐增强的集体荣誉感,虽然排练时辛苦了点,但是孩子们不断提升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为孩子们的每一点滴进步而高兴
二、本学期作为课题组成员,在语文主题学习和写字课题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做课。
本学期我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写字课题组的教研活动中都分别准备了教研课。
语文主题学习方面,我上了教研课儿童诗《雨后》,从引导孩子读诗,借助画面拟小标题再回到诗歌朗读,在拓展中想象创编,引导背诵。整节课上试图通过带着孩子通过朗读与想象体会诗歌的特点。在处理根据图片拟小标题环节,如果再灵活一些,给孩子一些方法的提示,让孩子小组讨论并相互启示效果或许会更好。在拓展诗歌朗读背诵和想象创编上,如果再留出更多的时间,孩子们创编想象的应该会更好。通过这节课,我觉得主题学习课在时间分配上要讲究合理性,在方法的启发上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上要更明确一些。
写字课题组我做了《寓言两则》的研讨课:
上课步骤为:笔画练习、会写字书写练习、重点字分析指导、相关字的拓展练习。附:写字课学习单
1、我会读:同桌互考
寓言
2、我会写:
3、
形近字(形声字):
小明做错事觉得很后(
阴雨天气比较(
《论语》里教导我们“学而不厌,(
我们中国人决不能被外国人(
4、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
飞
耐心研
古开今
三、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1.带孩子们在读诗与写诗中培养灵性
诗歌是浓缩的语言,文字凝练而优美。起初班级里开始诵读诗歌是因为我想通过一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朗读能力,从最初的每天上传一片课内文章重点段落的朗读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几篇诗歌,于是我就想诗歌语言这么美,能否以诗歌为载体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呢?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孩子们进行了朗读诗歌的尝试。有一部分孩子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尤其几个女孩子,每次说到拿出诗歌单都是兴致勃勃的。我就在中午读诗的过程中加入引导并尝试背诵,以及创编诗歌的环节,本以为孩子未必能写的多么好,可是当孩子们给我展示他们写的短诗时,我也感动于孩子们的这种灵性、感悟和表达。
孩子们写的诗让我感动之余,更感受到了他们的用心和成长,我们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文字背后透出的真实与情感却是不假。
紧张的复习之余,还有孩子给我看自己写的诗,
循着经典,循着灵动的文字前行吧!
带着孩子走进书中,只有多读多想多思考,孩子才会在文字的世界里不断丰盈自己。
源于生活的表达,稚嫩的文字,真实的情感,孩子们拥有无限的想象,在他们的思想深处,灵魂深处,有着一种灵性,这种灵性需要我们慢慢的引导和激发,我们陪伴孩子走着走着,他们便学会了欣赏路边的风景;我们陪孩子读着读着,他们就让文字浸润了思想。语言的积累与输出是一个过程,我们带孩子所进行的积累日后的某一日必会成为孩子的有效输出,我们也定会可喜地看到他们也在陪伴我们一路成长,一路前行!
2、轮流日记搭建习作桥梁
开学初,无意间翻看孩子们的日记。有的孩子写的是三八妇女节时想对妈妈说的话,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还有的孩子写的是写给老师的悄悄话……看着他们写的日记,我在感动之余,还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进行了留言,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关注,同时更希望用文字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
3、
本年度,我积极筹备经典诵读竞赛,从组稿、配乐、练习环节精心设计,营造典雅的氛围,通过不断的训练,教孩子揣摩经典韵味,感受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参与热情。孩子们表现棒棒哒,每一个孩子从进场到正式表演都安静而有序,这就是集体凝聚力,我很欣喜地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中,看到热心帮忙的家长,看到不畏辛苦和付出给孩子指导和排练的家长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逐渐增强的集体荣誉感,虽然排练时辛苦了点,但是孩子们不断提升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为孩子们的每一点滴进步而高兴。
4、
借助足球赛等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我总觉得孩子行为散漫,又找不到好的方法调整,正好10月份学校组织了足球比赛活动,期初我没把这个活动当回事,觉得孩子不太会踢,随便玩玩得了,没想到孩子们在赛场上努力拼搏,全力以赴,看着他们弱小的身影在赛场上奔跑的样子,我心里也很振奋,没想到孩子们全力配合,最后夺得了冠军,于是乎,我就以足球赛为契机,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努力,只要团结向上,只要勇敢拼搏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足球赛是这样,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你什么事都能心系集体,都能把班级利益放在首位,都能想着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更是三年四班这个集体,那么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和谐向上。我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心理有些不一样了,凝聚力逐渐根植在他们的心里。
四、自我修养方面
按照自我研修计划,利用空余时间读了《岛》《偷影子的人》《这样的语文有意思》等相关理论书籍及文学书籍,并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理论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