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高娟

(2019-03-24 19:10:0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哈尔滨市保国第二小学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呢?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一、探究主题

学生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首要步骤。以三年级学生为例,由于他们问题意识淡薄,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问题的思考,以利探究主题的形成。

可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却熟视无睹的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或引导观察、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可以即时捕捉一些突发性问题进行研究……如三年级有一个主题“我们的传统风俗”,在探究活动前,我特别准备了让学生交流过年时有哪些风俗,让学生畅谈如贴对联,守岁,拜年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课外收集其它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风俗,这样营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示了问题的导向。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切入口要小些、具体些,这样更受学生欢迎且易实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探究主题确定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发表看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确定好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即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进而引导学生从研究学生的具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及所需要的大致时间,进行全盘考虑,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计划。这样做既是尊重个性、优势互补,又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计划性,因而有利于研究实效的提高。

二、活动形式

多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自主展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为例,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不仅限于人们最熟悉的纪念屈原,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需要从有关书籍和网络上搜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既要充分利用身边已有的资源,还要敢于、善于向身边的人“求助”,请他们帮助自己。在信息处理上,引导学生进行文字记录、音像收集、动手操作等,以利于交流和展示。再如,我在《保护环境 爱我家园》 这次活动中,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参观家周围的环境变化,许多有价值的治污设想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获取大量信息,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然后,我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促进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指点或协调,这也是课程自主性的需要。

活动的开放学生在探究中常会萌发出许多课堂以外的新问题。如《保护环境 爱我家园》活动中,有学生提出:臭氧层是什么东西?紫外线是什么东西?这些跟我们破坏环境有什么关系?跟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学会求知,不断创新、不断建构——这正是自主探索学习的价值所在。

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追求,从这一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历体验、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亲身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如走进诗歌这一主题活动,学生经历了:(一)确定主题,制定计划(12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搜集,确定汇报成果的方式;(二)自主搜集并整理成果(57天);(三)汇报展示成果,体验活动的价值;最后让学生通过讲诗人的故事,小报展示,诗歌赛背,知识竞赛等形式把活动推向高潮。再比如在上“走进名著”这个主题时,我布置学生课外去阅读名著,然后进行故事比赛。当教学完这个主题后,我就组织学生交流:通过近段时间的阅读,书中肯定有许多故事让你难忘,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故事会,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让学生在故事比赛中激发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竞赛的题目可以由浅入深,难易适中。如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竞赛的题目可以用多媒体逐一播放,让学生快速抢答,答对者奖一书签。(1)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2)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3)“宁叫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是谁说得?(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通过这竞赛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巩固阅读所得,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深入品读的习惯。这样一个“长时历练”。在上述各种特定的“履历情境”中学生积极进取,实实在在的收集,处理各种信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分享,在活动过程中获取了宝贵的情感体验。显然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学生自己亲历所得,这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效果。为了保证 学生“长周期、慢节奏”的自主探究实效,我们特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让学生及时探究所得,进行记载整理,突出了重过程、显实效得的探究价值。

要以新的理念指导我们操作,同时不断地进行总结创新,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