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河南】大运河文化遗产回洛仓

标签:
转载 |
分类: 江山多娇 |
回洛仓,位于今洛阳市小李村,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2014年6月22日,回洛仓作为中国申报的“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内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回洛仓兴建于隋大业初年。《隋书·食货志》云:“炀帝即位……始建东都,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人及天下诸州富商大贾数万家,以实之。新置兴洛及回洛仓。”据载,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储积粮谷,供应东都洛阳的粮食所需。
2013年1月,“浮出”地面的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
其内,内径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约有700座,气势恢宏。回洛仓内各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窖口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规模巨大。
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3.55亿斤。考古工作者对仓窖进行了发掘,遗憾的是,在仓窖内均未发现粮食。
整个仓城由仓窖区、管理区、道路和漕渠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管理区位于仓城南侧,仓城内有东西、南北方向道路各一条。两条漕渠分别位于仓城西侧和仓城南侧。
隋朝后期,隋朝粮仓府库储存的粮食与财物几乎被隋炀帝消耗殆尽,“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隋亡后,唐朝将粮仓建在了城内,建造了名闻天下的含嘉仓,回洛仓被废弃。回洛仓被遗弃后,其位置和面积渐渐被遗忘。
回洛仓遗址的发掘可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制度及粮食储藏保管等,提供可贵的实物资料。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中足迹:
【河南省】
【河南】天下第一名刹之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塔林历代和尚墓
【河南】中国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河南】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
【河南】世界遗产殷墟王陵遗址
【河南】世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河南】丝绸之路汉魏洛阳故城
【湖北省】
【湖南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园林
【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湖南】张家界游袁家界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十里画廊看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