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2023-12-01 17:24:33)分类: 教学设计 |
《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
2.运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多个事件,并串联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危险和困难中展现的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运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说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梅兰芳经历的困难和危险,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之前我们为边疆战士、周恩来总理制作了展览海报,今天我们再来完成一位爱国人士的海报设计。要想完成好这个任务,这节课我们可得认真学习了。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课前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些词语。
蓄须 纠缠
妄想 骚扰
不堪其扰
师:这位同学声音响亮,发音准确。大家发现词语里面的红色字了吗?说说你的发现。
这位孩子观察的很仔细,这是两个多音字。大家能把这两个句子读准确吗?
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
妈妈要(
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很充分。
大家看橙色的词语——蓄须,谁来说说对它的理解。
生:交流
教师出示对比图。
师:文章讲得是梅兰芳蓄须,大家又对梅兰芳了解多少呢?谁来借助前置作业中的“人物明信片”和大家交流分享?
生:交流
师:你介绍得很详细,下次用自己得话进行概括会更好。
教师相机补充: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梅兰芳一般演京剧中的旦角。旦角是戏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所以梅兰芳在表演的时候,必须要把胡子剃掉,男扮女装。
师:唱旦角的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请大家到文章中找找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位孩子找得很准确。梅兰芳生活的时代比较特殊,通过前置作业,我们了解到: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想要继续侵占中国。
出示(1937年,上海大街上的日本装甲车队。1937年,难民涌入租界。)
为了收买民众人心,所以要拉拢梅兰芳为日本人服务。
活动一:共建支架 梳理事件
师: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们来看第一件事: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1)指导方法,概括关键词
师:在三年级我们学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我们来回顾一下:一是从重点句中提取关键词;二是把相关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关键词。
(2)找出句子,提炼关键词
1938年,梅兰芳在香港住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填:藏身租界、远避香港。(板书)
师:在这个过程中,梅兰芳又经历了哪些困难或危险?大家也在第二段中找一找答案。(大家利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
生:虚度生命
小结:梅兰芳作为京剧名旦,将京剧视作自己的生命。不能演戏,他内心是多么痛苦啊!
师:故事还在继续。为了不登台,梅兰芳想尽了办法。请大家继续默读3-7段,用刚才学到的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完成剩下的表格。
生:交流
1941年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
遇到的困难及危险:卖房度日。
教师重点讲解这里内容
1.20两等于多少钱?
1两=50克
2.梅兰芳会怎么样回复戏园子老板呢?
一次
遇到的困难及危险:险丢性命。
师:日本人一次又一次地骚然,梅兰芳一次又一次地拒绝。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而且日本人的手段越来越强硬,梅兰芳经历的困难与危险越来越大。
师:观察得很仔细。这几件事的顺序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同学们今后在习作中也要学会有序表达。
师:孩子们,我们找到了故事的关键事件。接下来,大家尝试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时间2分钟。一会请得三颗星的小组上台展示。
小组展示交流。
师:这个小组懂得学以致用,用之前学过的第四单元的方法: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梅兰芳不愿意为日本人演戏,遭到日本人的纠缠、逼迫,他只好藏身租界,之后远避香港,深居简出;面对敌人随时随地的骚扰,他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装病拒演,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他才剃须登台演出。)
星级评价表 |
|
评价标准 |
等级 |
事件连起来 |
|
故事讲清楚 |
|
故事讲通顺 |
|
活动二:拓展延伸 走近人物
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大家对梅兰芳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大家设计的海报内容更加充实,老师又带来了关于梅兰芳的另一个故事。大家拿出课堂作业单,同桌合作完成,时间2分钟。
学生交流:8岁梅兰芳拜师学艺,但刚开始的时候他学得并不好。为了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之后为了练成有神的眼睛,他利用飞翔的鸽子和游动的鱼儿进行练习,最终连城了会说话的眼睛。
师:正是因为梅兰芳的刻苦练习,才有了之后的成就。也正是如此,当抗战胜利梅兰芳先生剃须演出时,大家宁愿站着也要来看演出。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第九段的内容。出示第九段,齐读。板书:高尚的民族气节。
孩子们,你们觉得还有哪些词语可以送给梅兰芳呢?请写在纸上。
今天我们学习了《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梅兰芳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和他对祖国深沉的爱。艺术诚可贵,爱国价更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像梅兰芳先生一样时刻把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名爱党爱国的小学生。
课后请大家认真完成这两个作业。
作业设计
一、基础性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述梅兰芳的故事
二、拓展性作业
认真完成梅兰芳的海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