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中一“十六字英语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

(2025-05-14 15:22:28)
程中一“十六字英语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


程中一“十六字英语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涵盖词汇、语法、阅读和分层教学等方面:
 
案例1:音形结合记忆法(适当整合)
 
场景:初中英语词汇课
方法:
 
1. 整合汉语拼音与音标:将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对比,例如“b”发音类似拼音“b”,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辅音发音规则。
 
2. 口诀简化难点:用“见词会读、读词标准”口诀引导学生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如“photo”分解为“ph/f/ + o// + to/t/”。
 
3. 分式记忆:将长单词拆解为词根词缀,如“unhappiness”拆分为“un-(否定)+ happy(快乐)+ -ness(名词后缀)”。
效果:学生1节课掌握48个音标,90%以上学生能自主拼读生词,词汇记忆效率提升50%。
 
案例2:语法口诀教学(反复循环)
 
场景:初中语法课(基数词变序数词)
方法:
 
1. 口诀整合规则:
“一、二、三特别记,八去t,九去e,f代替v和e,y变ie加-th,多位数只变个位。”
 
2. 循环巩固:
 
- 课堂练习:用“one-first, two-second”等例子强化记忆。
 
- 课后任务:通过造句或编故事应用规则(如“Today is my 12th birthday”)。
效果:学生当堂掌握80%规则,3周后测试正确率达95%。
 
案例3:分级阅读与分层任务(扩大阅读+分层教学)
 
场景:高中英语阅读课
方法:
 
1. 分级材料选择:
 
- 基础组:《牛津书虫》初级读物(如《小王子》)。
 
- 进阶组:外刊文章(如《The Guardian》青少年版)。
 
2. 分层任务设计:
 
- 基础组:完成阅读理解选择题,复述故事大意。
 
- 进阶组:分析文章结构,撰写200词评论。
效果:基础组阅读速度提升30%,进阶组写作平均分提高20%。
 
案例4:跨学科主题整合(适当整合)
 
场景:初中英语综合课
主题:“环保与科技”
方法:
 
1. 整合科学知识:
 
- 学习“pollution”“recycle”等词汇时,结合科学课的环保实验。
 
- 阅读NASA关于气候变化的英文报告片段。
 
2. 项目式学习:
 
- 学生分组用英语设计环保海报,融合美术与语言表达。
效果:学生词汇留存率达85%,综合运用能力显著提升。
 
案例5:动态分层与个性化辅导(分层教学)
 
场景:高三英语复习课
方法:
 
1. 动态分组:
 
- 根据月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冲刺名校)、B(重点本科)、C(基础巩固)三组。
 
2. 任务差异化:
 
- A组:拓展高级语法(如虚拟语气),分析SAT阅读真题。
 
- B组:强化中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写作训练。
 
- C组:集中攻克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型。
 
3. 个性化反馈:
 
- 为C组学生录制“错题微课”,A组提供北大英语系备考资料。
效果:C组平均分提升15分,A组学生英语单科成绩全省前100名占比达40%。
 
总结
 
程中一的教学案例体现了“十六字教学法”的核心逻辑:通过整合简化知识降低学习门槛,循环巩固强化记忆,扩大阅读提升应用能力,分层教学满足差异化需求。这些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成绩,更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