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中一的“十六字英语教学法”

(2025-05-14 15:08:01)
程中一的“十六字英语教学法”

具体内容为:适当整合(或“适当集中”),反复循环,扩大阅读,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法于201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并在全国推广。其核心是通过系统性整合知识、强化记忆循环、拓展阅读量及个性化分层,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十六字教学法的核心内涵
 
1. 适当整合(集中)
 
 
- 语音、词汇、语法集中教学:打破传统分散学习模式,短期内集中突破语言基础。例如:
 
- 语音:利用汉语拼音对称排列国际音标,1节课掌握48个音标,辅以拼读口诀(如“辅音轻,元音重,两者结合猛一碰”),快速提升拼读能力。
 
- 词汇:按词性、前缀/后缀、词根等规律分类记忆,结合连词成句、语境扩展等方法,单节课可掌握50-100个单词。
 
- 语法:系统梳理语法规则,通过对比、分解、联想等技巧简化复杂知识点。
 
2. 反复循环
 
 
- 多维度循环巩固:通过“圆周式循环”(重复强化)、“螺旋式循环”(逐层提升难度)、“渗透式循环”(交叉应用)等方式,确保知识长效记忆。例如词汇教学中,学生需多次在不同语境中接触同一单词,强化记忆链。
 
3. 扩大阅读
 
 
- 原著与跨学科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英语原著、外刊及跨学科材料(如国外中学教材),提升语感和文化理解。教学中采用“学一带三”模式,即精读一篇带动泛读三篇,培养快速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
 
4. 分层教学
 
 
- ABC三级分层:根据学生水平分为A(优秀)、B(中等)、C(基础)三层,差异化教学:
 
- A层:超前学习,拓展高阶内容(如学术英语)。
 
- B层:夯实基础,强化综合运用。
 
- C层:查漏补缺,优先突破基础词汇和语法。
 
 
 
二、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 课堂主张:
 
 
- 生成性课堂:反对预设教案,注重课堂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提问、合作探究。
 
- 教师角色:教师需“装傻”“踢皮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避免包办代替。
 
- 高效导入:灵活运用幽默语言、生活案例激发兴趣,如用热点新闻导入话题讨论。
 
- 学生能力培养:
 
 
- 自主学习:通过“三案导学”(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合作、课后反思。
 
- 写作训练:独创“24字写作法”——“注意审题,确定要点,扩展成文,全面检查”,规范写作流程。
 
 
 
三、教学成效
 
- 成绩验证:程中一执教班级高考英语平均分超北京市平均15分,学生多次斩获区状元,最高分达138分(满分150)。
 
- 能力提升:学生不仅能熟练运用语言知识,更通过原著阅读、分层任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全国推广:安徽、贵州、陕西等多地中学采用此法后,学生英语能力显著提升,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
 
 
 
四、与其他教学法的区别
 
程中一教学法区别于张思中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更强调分层教学的精细化及知识整合的系统性,尤其注重通过“扩大阅读”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其创新点在于将汉语拼音迁移至音标教学,并通过口诀、分层任务降低学习难度,适合大班制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结:程中一的十六字教学法以“集中突破+长效循环+阅读赋能+因材施教”为核心,既解决英语学习痛点,又契合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是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教学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