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学派的黑猩猩实验:顿悟式学习
【经典再现】
心理学家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苛勒在笼子外放着香蕉,笼子里放两根短竹棒,用单根无法够到香蕉。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把棒子搞丢。但当它拿起棒子玩时,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
在苛勒看来,猩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试错”程,而是对问题“顿悟”,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学以致用】
第一,关于顿悟的故事我们听到不少。比如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强调“顿悟”,大家都知道。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也是个“顿悟”的过程。在古希腊,王请人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但他怀疑工匠用银子换掉了金子。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金子一样重,谁知道金匠有无以银换金?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去洗澡,坐进澡盆,看到水往外溢,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恍然大悟,最后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这也是“顿悟”。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样他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学生是有经验的,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是产生“刺激一反应”的学习效果,而要经过和经验对照,才决定是否“反应”。因此学习行为对于那些很有经验的人来说,他们会和头脑中的经验对照,这是个“顿悟”的过程,所以不能一味地灌输和教导。
第三,课堂上不能一言堂,不能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这样学生才会记忆深刻。你把话都说完了,你说得很全面了,学生哪里还有思考的余地?学生哪里还有思考的积极性?你的课堂不沉闷才怪。就像上面黑猩猩笼子外面有香蕉作刺激一样,格式塔心理家也强调刺激,但他们认为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意义,学生会有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对学生最大的刺激和奖励。有时任务看上去简直不可能完成,但越是这样,当他们突然发现解决办法时,就越会有“顿悟”的快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