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养深度学习”心得体会谢琳
| 分类: 听课感悟 |
“立足素养 深度学习”心得体会
谢琳
今天上午聆听2022年杭州中小学音乐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主题为“立足素养 深度学习”。聆听了两堂非常有价值和有深度的课堂,第一节由临平区育才实验小学的张李君老师执教的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的《龙的传人》,第二节课由周诺狄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的《草原上》。在正式评课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最早是计算机语言,指的是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这些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诸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的解释有很大的帮助。它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能力,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而这里的音乐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音乐学习关键能力,养成良好音乐学习品格、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要促进学习的引起、维持者。教学过程要重视高投入、高认知、高表现。“音乐深度学习课堂的教学特征”的目标引领,高度参与,基于理解,刻意练习,指向高阶。它以明确目标问题驱动为先导激发学生高行为高情感投入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从乐本走向内涵的整体理解,达纠正性与进阶化的技能学习,求知识技能与情感的高阶发展。而音乐“深度学习”主要教学范式:问题引导范式;任务驱动范式;连续进阶范式;双线混融范式。
一、临平区育才实验小学——张李君——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的——《龙的传人》
带着这样的理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堂的第一节张老师的《龙的传人》,李老师从浅层的会唱这首歌曲到深度的了解作品情感与背景,让学生能有情感地歌唱这首歌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这是一堂有感情的课,有表现力的课。为什么张老师能设计出这么优秀的一堂课,与她能清晰的分析学科目标是分不开的。这首作品的
单元目标:
1.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通过视唱曲谱、节拍听辨、音色体验、乐段乐句分析以及多种演唱形式的设计等活动,聆听并演唱本单元歌(乐)曲。
3.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两首歌曲,表达对祖国母亲祝福的情感;掌握反复记号“D.S.";学习了解“西洋乐器分类(二)”。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感知:树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真盖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2.艺术表现: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艺术性表演和音乐创编,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文化理解: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课时目标
1.在聆听音乐、节奏律动、图谱演示、旋律分析、歌曲演唱等音乐活动中,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2.在听赏过程中体会歌曲中蕴涵着向往和自豪的两种情感,能用歌声进行表达,并尝试二声部的合作。
3.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涵,体会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身为龙的传人自豪心情。
作品分析:既有时代性也有特殊性,是本单元重点学习歌曲。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是歌曲的核心。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音调接近语言音调,采用了适宜抒发细腻情感的小调式。
设计理念
关注音乐本体,把握音乐要素。
关注人文内涵,深化情感表达。
关注课堂反馈,落实歌唱教学。
初步认知(音色体验)--浅层感知(熟悉旋律)--深度
理解(学唱歌曲)--情感升华(拓展聆听)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聆听、理解,能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唱气息的连贯、咬字的饱满、声音的位置以及二声部的合作。
【教学亮点】
从了解走向运用,目标设计体现“进阶梯度”。
从碎片走向整体,内容设计体现“增减有度”。
从体验走向表达,课堂活动体现“学习深度”。
亮点一:从了解走向运用,目标设计体现“进阶梯度”。
亮点二:从碎片走向整体,内容设计体现“增减有度”。


亮点三:从体验走向表达,课堂活动体现“学习深度”。
二、 周诺狄——三年级上册的《草原上》
或许是前面的那一堂课太过于激动,第二节伊始周老师一上台就让我明显感觉到,这位老师是一位新老师,从他的教态和课感给我们就有一种很拘谨的感受。但是一整堂下来,已然让我对他有所改观。所为一名小教男老师,他可以在课堂中大胆的律动导入和结束,大胆的范唱,即便跟学生的调有些许不同,而且他的钢琴伴奏弹得非常的娴熟。作为任职第二年的新教师能把课完成到这样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能看出教师的基本素养很高。本堂课最大的亮点我觉得就是最后的知识迁移与巩固,把新学习的知识与已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为什么都有356这三个音,而两首歌曲的情绪却截然不同。从而让生去主动思考,让“深度学习”发生在课堂。引导生关注音乐中其他的要素,如:速度、节奏型等音乐要素。让我们回忆这节课的过程:
学习环节:
第一部分
1.
2.
3.
课例分析:
1.
2.
3.
从抽象——具象
整个环节体现了进阶性和高认知。
第二部分
1.
2.
3.
课例分析:
1.
2.
3.
让学生知道——听辨——视唱,这样的刻意练习,让学生全参与、高投入的开展练习。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老师未能很好实践出来
学习环节:
1.
2.
3.
课例分析:
1.
2.
3.
通过了解——实践——理解——表现这四个步骤,让学生从唱会走向唱好基于理解,高表现。
音乐课堂的“深度学习”体现在三方面
1.
2.
3.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所以对于平时的音乐课堂要加以深度思考,不停开展教学探究,这样的研究型教师才能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课堂进行音乐的“深度学习”,让改变真实发生在你的课堂。这样一节课一节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这样的宏伟目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