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鸡叫咯咯

(2019-10-30 15:26:22)
分类: 教学设计(教案)

《母鸡叫咯咯》说课稿

(问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_号考生,(教材分析)童年的歌是快乐,唱响了人生的乐章,童年的歌是坐标,记录着人生的起点。今天,我将带领各位老师走进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母鸡叫咯咯》,《母鸡叫咯咯》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咯咯哒》,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十分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只用了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在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

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感受歌曲中母鸡下蛋、报喜时的鲜活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目标2:通过聆听、学唱、表演、模仿、创编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

目标3:学生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和恰当的力度、速度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演唱领域的学习要求和本节课音乐作品的特点,我将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音乐认知规律,我将学生能够唱准歌曲第3乐句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表演欲望强烈,善于模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和音高概念,但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本节课我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心理特点,根据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运用游戏法、律动法、图形谱、柯尔文手势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感受、游戏、模仿、表现、合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歌曲所描绘的母鸡下蛋、报喜时鲜活的形象,以帮助学生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下面,我将与各位老师重点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结合这一理念我将遵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原则并采用钢琴、响板、铃鼓、卡片、多媒体等教具来辅助我完成如下四个环节的教学:

环节一: 创情境, 找母鸡

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旋律特点,我将用多媒体出示农场的图片,并以德国“农场主人”的身份弹着乐器尤克里里,演唱用《母鸡叫咯咯》的旋律改编的新歌词来为学生介绍农场(示范),之后,我将歌曲中的第一句旋律的节奏型板书在黑板上,并配以师生问好的词来进行师生合作(示范),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能够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在模仿节奏的同时,感受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从而为学唱环节埋下伏笔。为了帮助学生创设聆听的情境,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让母鸡消失并用一段神秘的话语引出课题:咦!同学们猜猜农场里的母鸡去干什么了呢?(带着这一疑惑学生迫不及待地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环节二)

环节二: 完整听,扮母鸡

学生进行第一遍完整聆听后不难发现:原来母鸡下蛋了,在向我们报喜呢!那么母鸡向我们报喜时它有哪些动作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在第3乐句“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处边律动边进行第二遍聆听以帮助学生感受母鸡下蛋时愉悦、兴奋的心情。由于歌曲多处出现了“叫咯咯”的旋律,我将设计第三遍聆听,并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在“叫咯咯”处轻声哼唱加以拍手的动作(示范),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歌曲2/4拍的节拍特点,我将与学生玩一个下鸡蛋的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写出2/4拍的节奏谱,并在强拍处贴上鸡蛋的卡通贴纸,然后鼓励学生模仿母鸡下蛋时的动作跟随教师的指挥手势来边律动边用“咯咯哒”来朗读节奏(示范),以蹲为强拍,起为弱拍,谁下的鸡蛋多谁就获胜。通过有趣的游戏,能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浅入深出地感受歌曲节拍的特点,并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玩乐中无形掌握了2/4拍的音乐知识。通过以上三遍不同目的与层次的聆听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歌词,熟悉歌曲旋律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在此基础上,进入我的教学重点环节:

环节三: 深入唱,巧发声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审美教育,但不意味着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了引导学生在演唱、表演、律动、探究中自主歌唱与表现,并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我将遵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认知规律分句来进行教唱。由于学生在环节二的聆听过程当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叫咯咯”的旋律,因此我将通过师生接龙唱的演唱方式来帮助学生来更好的熟悉歌曲的旋律,如老师唱“母鸡母鸡”,学生唱“叫咯咯”。之后,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唱歌曲的第1、2乐句,学生认真思考两个乐句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仔细聆听学生不难发现第1、2乐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两个乐句的最后两小节发生了旋律变化。由于学生在环节一和环节二已经初步感知了歌曲的节奏特点,据此,我将在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引导学生从歌词内容上体验母鸡下蛋后骄傲、欢快的情绪特点并鼓励学生模仿母鸡走路时轻巧的模样边律动边用“咯咯”模唱第1、2乐句(示范),之后,教师弹琴,学生根据乐句中力度记号的提示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来填词演唱1、2乐句。在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1、2乐句的演唱后,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频来找出有母鸡报喜动作的乐句,为了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歌曲第3乐句的情绪,我用一段这样的话语为学生设置语境:同学们,鸡妈妈向人们报喜时的样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鸡妈妈的快乐吧!由于歌曲的第3乐句最能表现母鸡下蛋后喜悦的心情,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和准确表现这一乐句的情绪,我将用小型伴奏乐器响板边有表情地范唱边进行打击(示范),之后,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模仿教师响板的演奏方法用歌曲节奏进行伴奏,另一组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来表现母鸡报喜时兴奋的心情,生生合作表演后进行角色互换。由于该乐句中出现了四度大跳音程,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我将运用柯尔文手势边做手势边范唱,学生跟随教师的手势动作来准确把握3到6的四度音程构唱。难点解决后,学生跟琴用中强的力度有感情地进行填词演唱。因歌曲最后一个乐句与第二乐句的旋律相同,学生在之前的学唱过程中已经掌握,据此,我将弹奏钢琴,带领学生直接进行填词演唱,并提示学生根据力度记号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后半部分。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与力度的变化,我将出示标有歌词标识的图形谱,学生边用手指画图形谱中的旋律线边跟琴演唱。在学生对歌曲力度、速度、情绪体验后,我将出示乐器铃鼓,指导学生在“叫咯咯”处摇晃铃鼓来为歌曲伴奏,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完整表现歌曲。通过以上的分句学唱,学生能够深入体验每个乐段所表达的情绪,在自主探索、合作、合奏、律动中学会如何表现音乐,从而具备音乐的演唱能力,以达到新课标中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

环节四: 创编演,添快乐

为了让学生体会音乐学习当中创作的乐趣,加深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我将先让学生找一找歌曲中主要出现了哪些音?并写在黑板上。接着,我将为学生示范根据这三个音而创作的四小节的旋律,请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创编出属于自己的四条旋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为这些旋律填上歌词,如:《小猫叫喵喵》、《青蛙叫呱呱》等,最后,我将根据学生创编歌词的不同内容为他们颁发制作的卡片如小猫、青蛙等,并让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进行角色的表演来分别分享自己创编的小歌曲,然后唱一唱,比一比,学生互评,评出表演力最好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最后,教师用一段愉快的话语对本节课进行情感升华:小朋友们可爱、动听的歌声令农场变得更热闹更欢乐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以后要学会好好保护它们哦!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吧!(教室里回响起《母鸡叫咯咯》伴奏,师生们带着愉快的歌声,离开教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歌曲《母鸡叫咯咯》展开多角度、多途径、多内容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反复聆听、多种形式的学唱以及自主创编等方式层层推进学生的情感,将歌唱、律动、表演、乐器、创造等有机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变化与重复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深入浅出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以上便是我对教学的初步设想,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子吟
后一篇:空山鸟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