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9-05-21 11:51:23)
标签:
教育文化 |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第 92、93 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学具准备】前置性作业
【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探索空间。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探索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全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组合图形。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3.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生举例),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它们的面积怎么求。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
1. 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
说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分割法:
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2)添补法:
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
5.学生举例并解答(前置作业 我的例子)
结合学生自己举的例子解答讲解
让学生举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例子,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6.练一练(前置作业我能行)。
学生已经自己举例练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了,教师再出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练习的设计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因此在设计上,我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思维潜能。
四、总结:(前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大家听,也是对新知记忆和理解的又一次升华。
【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些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从学生喜欢的复习形式引入组合图形,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理解把简单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图形的方法,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使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把这个图形分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通过画辅助线表示出来,如果认为有几种分法,就分别在图形上表示出来。接着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做法,学生汇报了不同的分法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图形的面积计算,然后让学生汇报展示。
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对于一副组合图形会分,你要分成面积之和还是面积之差,分好后每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大家要注意的,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应该让每个学生标一标,免得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