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活动交流(4月19日)

(2022-04-20 15:37:16)

很高兴参加这次七校联盟教学教研活动。和大家交流四个话题。

一、目前我区课改的发展形势。用四个前所未有来说明。一是领导重视前所未有。局层面以卫局长为首的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人员,入校调研必讲课改,尤其是卫局长每到一所学校深入到师生中间,询问课改情况、解答师生疑问;在卫局长垂范下,校长们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教研室人员入校要找校长,大多数是在课堂上才能找到。二是活动推进前所未有。三月份我们教研室人员共参加了14场次盟校活动,咱们七校联盟活动也是有序开展,本次以试卷讲评课作为研讨,极具现实性和创新性。三是阶段效果前所未有。这次活动的四节研讨课就一改传统课堂形式,新课改理念体现较为充分,课后的研讨形式、内容和效果都有了质的变化;以大营中心校为例,三所学校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我用一句话来解读,不一定正确:和谐、智慧,润泽生命,做有温度的教育,培育素养高雅的接班人(为党育人)和建设者(为国育才)(城村小学是和润课党、营小是智慧润泽课堂、五小是温雅课堂)。这些都有力证明了课改的效果。四是发展向好前所未有。可以说目前我区课改发展居于全市前列,充满勃勃生机,势头良好。

二、对“双减”大政的认识。任何一场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置于国家教育大形势下,才能持久才能有效,才有好结果。“双减”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我自己认为国家实施双减大政,实质上是一场优化教育生态反对内卷的革命、是减少家长焦虑以民为本的革命、是重塑全民正确教育价值观的革命,任重道远。“双减”是减负担、减焦虑,不是减质量、减素养,而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教学质量主阵地的课堂效率和作为课堂延伸的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成为了这次“双减”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育一分子,不论大小和强弱,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区的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与双减大政不谋而合。这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三个话题。

三、我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传统的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以生为本,通过学生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素养。素质包括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养成,素养指后天的养成。所以这次课堂教学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后天养成,即素养。通俗一点的说,素养就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一个人学会了知识,如果不会应用,与没有学会区别不大,我们课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会学,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这次课堂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一个个问题或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的设计理念。简单地讲,判断应试课堂与素质课堂的一个基本标志是:看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这个说法不一定精准,但好理解。

四、试题讲评课我的看法。今天早上四位老师(两节语文、一节数学和一节英语)对试卷讲评课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效果不错。我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关于教情学情诊测成绩分析,我主张做到三个转变:把重管理层面的分析转移到重教与学层面的分析(降低重心,充分发挥教师在各分析群体中的主体作用);把重考试成绩排名分析转移到重个体成绩与学生答卷情况分析;把重结果的分析转移到重教学过程的反思。在这三个转变的基础上,我们要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试卷讲评课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的总结和纠错,通过学生总结前一段学习的成功经验和找出前一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问题包括知识上的、能力上的、习惯上的和方法上的等,重点是纠错。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学生为本的核心立场和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实效、讲究激励、强调层次、突出重点、提升能力。一般来说包括这五个环节:成绩分析明学情错因归类找问题重点突破提能力方法总结强技巧变式训练重素养。

这五个环节,成绩分析明学情可以看做是准备环节。就是在试卷讲评课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列出试卷考查明细表、研究试卷考察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呈现方式、画出学生答案分布图、找到学生易错点和盲点、发现学生思维误区、明确班级差距原因、设计好变式练习巩固题、引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

错因归类、重点突破、方法总结是讲评课的中间环节。这三个环节或者说是任务,必须坚持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解决。不能把试卷讲评课和常规课改对立起来,其实质是一样的。让学生先自行订正试卷上错题和问题,就是自主学习;自己做错订正不了的问题,通过问同桌(对学)、小组内讨论(群学)来解决,就是合作学习;组内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展示出来,在班内寻求解决,其他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讲解,就是展示讨论,甚至质疑和激烈争辩,这就是探究学习;如果这个问题还解决不了,就需要教师站出来进行精讲和点拨,这也可以叫做疏学。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下这四节试卷讲评课,是不是真正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贯彻了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还有,其中一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作文提分十个技巧,我们可以思考下,技巧或者规律、方法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再去运用还是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做题时去套路?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老师总结的规律、方法、技巧、套路,如果不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理解出来的,遇到变换了形式的是,根本不会做,倒是起到反作用,再想老师讲的套路,而不去自己思维。我们必须认识到硬给学生塞套路的危害。本身一堂试题讲评课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都通解决的,结果上成了追求所谓的环节、痕迹、形式,成了效率低下的课。违背了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是让教得轻松、学得快乐的初衷。

变式训练重素养,是试卷讲评课的落脚点,今天四节课在这个问题上体现不够。如果没有变式训练来巩固、反馈,就没有办法评价这堂课学生是不是解决了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课堂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为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把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掉。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都要尽力做到: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

附:错因归类找问题。要明白一个道理,学生做错题没有得分,不是答案错了,而是思维错了,思维不解决,还会一错再错。对于一道题来说,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知识型错误,相近概念、核心观点等记忆不清楚,变通能力差,表现为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对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应用不当;方法型错误,表现为解题思路的偏差及解题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计算型错误,表现为数、式变形不合理或者由于心理紧张引起的笔误及答题不规范等;审题型错误,阅读不过关,找不到材料主语,弄不清过程,无法辨认各主体间关第,表现为不仔细审题,丢掉关键字、词、句,解了半天,才发现看错了题的条件或漏掉了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