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开满树红,花落满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2019-07-18 09:05:26)
标签:

文化

教育

娱乐

时尚

健康

                  花开满树红,花落满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标题上的这首诗的意思是:花儿开了,满树一片通红,花儿落了,所有的树枝都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那一朵花儿还开在树上,明天也一定会随风飘落的。
       这实际上是一首偈诗,出自唐代知玄《五岁咏花》。
原文: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扩展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陈知玄,字后觉,晚唐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自幼聪明,勤奋好学。五岁时曾写了一首《五岁咏花》。十三岁在四川讲道,号称“陈菩萨”,远近闻名。唐僖宗时,赐道号为“悟达国师。”他的诗《全唐诗》只收录三首。
2、赏析
       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形式上也是一首很好的儿童诗。开头一句,创造出一种很美的意境,写的是花开景象。满树的鲜花,开得十分茂盛,放眼望去,红红火火,令人为之欣喜。
       第二句笔锋一转,又写出了,一种截然相反的情景,花落之后,万枝皆空,给人一种怅然、空虚之感。诗的后两句,就眼前之景,进行推测,认为所剩下的那朵孤花,也是要被风吹落的。
       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现象,新陈代谢的规律,小作者用准确的词语,一“红”一“空”,把荣和衰的规律形象地写了出来,让人们去思索,去咀嚼,似乎是有所寄托。
       从“空”字可以看出,作者从小就有“万物皆空”的思想,因此出家为道士,是其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唐悟达知玄国师,幼年时就表现他过人的聪颖,传说五岁时曾做过的这首咏花诗,用来说明诸行无常的道理。悟达国师十一岁的时候,出家于资圣寺,唐文宗崇礼如师,宣宗即位后,曾颁赐紫袈裟,并且敕封为三教首座,曾经襄助宣宗复兴佛教,功绩炳然。

         另,关于此诗还有一个说法:
有个僧人问惟简禅师(约十一世纪在世):佛与众生,是一是二?
禅师回答: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僧人又问:到底是一是二?
禅师回答:唯余一朵在,明日恐随风.
惟简禅师的意思显然是,佛与众生是一回事。
       希运禅师(?---850,世称黄檗禅师)在回答一个僧人的提问时也说,祖师西来,明确指出一切人都是佛。你认为有凡有圣,是你自己迷失了本心啊。除了这两位禅师以外,还有很多禅师说过类似的话。
        因此佛与众生就是一样的,佛即众生,众生即佛。只不过有两个名词而已。现在我们在这两名词之间插入“众生的先锋队”一词,则成了:佛,众生的先锋队,众生,后进众生。本来无差别,大家一律平等,就被人为地分成了四个等级。说不定还有第五个等级:反动众生。
         这时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众生先锋队领导普通众生和后进众生,先消灭了反动众生,然后朝佛的世界奔去。
        然而这佛的世界一定是众生先锋队中的先进者捏造出来的一个虚幻的世界。因为本来人人是佛,可他们害怕众生知道自己是佛,所以一定要捏造一个假的佛世界出来,欺骗众生。他(们)那无知且丑恶的心真是无所不能啊。
       当然结果只能象像莎士比亚说得那样:“疯子领瞎子走路”。不把众生摔个九死一伤,他们是绝不会罢手的。
       有言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些人却说他们的月比其他人的月更圆更亮,并从人群里挑选出一部分所谓的更圆更亮者。真是荒谬绝伦,滑稽透顶。定将象惟简禅师所说的那样,明日必随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