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三角之美丽“巧合”

分类: 活动开展 |
为帮助数学老师进一步拓宽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与教学素养,解决“双减政策背景下”、“新课程视域下”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提高新课标时代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都育师教培教育咨询中心和成都中育教培教育咨询中心于2023年3月25-26日在成都市联合举办了第九届《巴蜀新课堂》新课标新课程视域下全国中学数学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刘东升、胡赵云、张伟俊、章晓东、王章永多位全国著名教师及专家进行现场示范,观摩的老师来自四川省和重庆市各区县,其中彭州中学的鲜丽萍老师,同时也是成都市“戴美蓉名师工作室”成员之一,有幸收到邀请,代表彭州市参加课例展示。彭州中学数学组,成都市戴美蓉名师工作室发挥团队力量,在新课标引领下,群策群力。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文化,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鲜老师认真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准备。
鲜老师的课例展示是《杨辉三角之美丽“巧合”》,她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一篇阅读材料《杨辉三角》启航,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数学之旅!整节课以巧为核心分为四个部分:“巧”之遇见、“巧”之发现、“巧”之运用、“巧”之创造,鲜老师通过阅读教材、以音乐短片的形式介绍了科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在杨辉三角处的遇见之巧,激励学生沿着大师的足迹来一场杨辉三角发现的探究之旅,接着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运用整式乘法法则算出两数和的乘方0到4次方展开式,由特殊到一般,层层递进,发现展开式系数的几何排列之巧,得出杨辉三角数阵,引导学生揭秘三角构建之巧、隐藏规律之巧,让学生学会纵横斜探多角度观察与思考,去感受数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精巧绝伦,接着引导学生用所学之巧解锁数学及生活中一些问题,这个过程鲜老师不断引领学生向高阶思维进军,由和到差,由字母到数字,左右互化,运用于生活,延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以及深度,深入浅出,再让学生在子弹游戏中感受巧上加巧,由形到数去让学生探索发现系数最大项是第几项,生动诠释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最后,鲜老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带学生一起问鼎数阵,我是“杨辉”,让学生创造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数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核心素养扎根于课堂。
本堂课穿珠引线,以“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作线,串起了杨辉三角的奥秘,学生们由拘谨到放松,逐渐融入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一回小小数学家。鲜老师的精彩呈现也获得了专家和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展示虽告一段落,但成长还未停止,成都市戴美蓉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前行,“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文字:刘婕
编辑:吴勇
审核:戴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