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陡峭的日子终于过去,气温回暖,正式进入人间最美四月天,4月9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虽然疫情影响不允许我们聚集,但是戴美容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们对数学的研讨热情是春意盎然!我们不忘初衷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在这个美好的周末大家相约线上云约会进行深度交流。我们工作室一共13位同仁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刘婕老师主持,刘老师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议程:
一、先由本次课例研究的老师做分享
吴勇老师——《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林雪梅老师——《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刁瑞阳老师——《认识无理数》
二、专家点评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戴美蓉老师点评
三、工作室两个课题近期理论研究分享
按照会议议程,吴勇老师开始了课例分享,吴老师在课例的设计与实践中,巧妙的借助GGB的动态演示功能,讲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关系直观形象的进行了动态演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知识本身的表现力和解释力,更好的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1、那么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不用看动态课件就可以通过“脑补”来进行空间想象,从而顺利地把问题搞懂;2、基础一般的同学一时半会理解不到这节课的精髓,也不用干着急,可以轻松的打开动态课件,通过动态课件清晰的可视化的演示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从而提升学生探究数学难题的兴趣;3、基础较差的同学也不用着急,可以通过观看动态课件的演示、可以自己在电脑上动手演示、还可以结合老师录制好的视频多管齐下促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培养起数学的质疑精神和理性精神。


然后是林雪梅老师的分享,林老师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教学设计谈起,谈到了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内容分析、研究目标分析、研究方式分析、概念类型分析以及概念课教学实践分析,十分的详尽和精彩。

接着是刁瑞阳老师的分享,刁老师分享的课例是《认识无理数》。该课例一开始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然后采用拼图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再用网络画板的方式把这节课的精华集成在课件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的拓展。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戴美蓉老师对三位老师进行点评,戴老师首先给我们分享了章建跃博士的“三个理解”: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戴老师谈到了自己对“三个理解”的理解,希望我们广泛阅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学生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数学应用,比如八年级下的因式分解就可以联系历史上的破解密码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自然渗透。戴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其中的不足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尤其是在如今“双减”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对课堂“精耕细作”,“讲什么”比“怎么讲”更为重要,“用合适的方式讲所选的内容”尤为重要。

然后是刁瑞阳老师的课题最新理论研究汇报,刁老师详解的讲解了研究性教案设计包含了四个要素:1、教材(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2、学生(学情分析--学业水平分析);3、技术(信息技术怎样支持我们各种教学设想);4、教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自我教学风格分析)。

刁老师还给我们重点提到了画板课题教学环节设计--双线六问教学法,所谓双线一是指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二是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主线是教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副线是学习问题:“思考问题--学习问题--应用问题”。

主持人刘婕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各位老师,到此,戴美蓉名师工作室4月课题研究线上讨论会圆满结束,相信这次会议带给了大家满满的收获,“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我们学术研究上不断创新的阶梯,很高兴在这样一个上午与大家相聚,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紧接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戴美蓉老师给课例分享的老师颁发了奖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