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铺
(2025-11-26 13:07:19)
标签:
生活 |
分类: 随笔 |
有网友说为解决“病人等床”和“床位空置”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推行了一项政策,核心精神是“全院一张床”。
我没听懂,问,那不成大通铺了?
他说不是这个意思。
忽然想起当年我做民工时睡过两年的大通铺。那软软的大通铺,暖暖的大通铺,甜甜的大通铺,亲亲的大通铺。
我们的大通铺位于当地事先腾出来大库房里,双开的大门,高处两扇窗户。用不着床腿、床板,洋灰地上厚厚铺一层麦秸就齐活了。我们五六十号民工直接躺在那麦秸上,一个被窝紧挨着一个被窝地睡。面孔间的距离约有一尺。
至今想不通几个问题:
库房里冬天不生炉子,夏天没一个人用扇子,怎么就不记得有过冷、热?
五六十号汉子每日十来个小时风里土里干一天土方活,个个汗流浃背,人人灰头土脸,不刷牙甚至不洗脸,一年都洗不了一回澡,晚上一齐脱光钻进被窝,怎么不记得一点儿臭呢?
左边挨着我睡的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右边是个戴着“坏分子”帽子的老汉。如此摩肩擦踵地睡了两年,居然不记得说过哪怕一两句话?
迩来忽然悟得所有这些冷啊热啊臭啊话啊……其实全是我的相由心生。只一个“乏”字便可解释这一切。
一年到头没休息日,每日里由库房上到半山的工地,午饭由伙夫担到工地吃。逐日价锹、镐、锨、凿、撬棍紧握在手,最多不过点个炮儿松松顽石硬土……冬天更是两头不见太阳。
一下工便直奔大灶,一气儿咥下六七个蒸馍,紧几步赶回库房,望着自己的铺位扑地一倒,头还没碰着枕头人已经睡着了。至于门外野地的风声雨声、门前孔吃孔吃飞驰而过的火车、铁路之南奔腾不息的渭河,和远处看不到的地方城市闪耀的夜的眼睛……一样不剩,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了。
我们穿着与祖宗老秦人别无二致的黑衣黑裤,用的是与当年相差无几的铁器,靠着几乎一样的施工办法,干的是千百年前他们修筑郑国渠、成国渠、泾惠渠一样造福万代的事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