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河碣石

(2024-06-29 08:44:17)
标签:

旅行

分类: 随笔

无棣迤北的大山镇路边有块写着碣石镇的路牌。镇子外有座孤零零的山丘,特然兀然,矗立在初春萧条的原野里。

不知是不是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那个碣石。

九河碣石

此前读《禹贡》,知道中国有两个碣石。禹大爷先生考察山川物产,发现有条龙脉起自关中西部,既而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按走向推测,可能是东临碣石有遗篇里的昌黎碣石。

另一个碣石是他在华北海边发现的: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不知是不是眼前这座。

滨州、东营一带的海岸线有段朝北的凸起。那是多年里黄河由大陆深处携来的泥沙沉积成的。苏北的海岸所以没这种凸起,大约黄河之夺淮、泗入海不过区区七百岁。

至今黄河在东营海滨依然不倦地分流、改道,以每年数十平方公里的速率制造新的国土。海口是漫漫的芦苇荡,靠近内陆的沙土地已种上了庄稼树木。所谓沧海桑田大约便是这意思。

黄河下游流域自来多在华北,横流漫溢,播为九条。与做为当地土著的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纠结迭加,形成了河道纵横,沼泽、湖泊密布的华北大湿地。古人出北京南下,通常走西边靠太行山的旱路,便是为绕开它。

而今华北河流大多干涸,原野坦荡无垠。穿老羊皮的岛夷们“夹右碣石”进入的地方已然不是黄河,也不是现存的马颊、徒骇。我们可以安心地由分钟寺或六里桥驱车南下,一气儿跑到郑州、徐州。

登上那小山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可资凭吊的古迹湮灭殆尽,山上山下新修了不少亭台楼阁。对这座海拔六十来米,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山来说,似乎太多了些。

九河碣石

九河碣石

九河碣石

九河碣石

九河碣石

穿过草木丛生的山间盆地,顺着山脊一路上行,又经过一片由火山灰结起的怪石群便到了山顶。沿途所见的不是疏松的黑色玄武岩,就是崩坍的火山灰、成堆的火山弹。没准儿那片小小的盆地曾就是形成这碣石的火山口。山体破碎,原貌已难辨识。这样的土壤大约确实不适合生长树木,遂以“无棣”做了地名。

天阴沉沉的似要下雨。辽阔的平畴便显得有几分浩淼,直到地平线都模糊在青色的暮霭里。劲风呼啸中恍惚有了种身处孤岛的感觉。

    及至下到山脚,我已确信这座煤堆般黑黝黝的小山确是《禹贡》里海岛土人当航标、始皇帝曾登临的碣石,但不是孟德大爷先生《观沧海》提到的那个碣石。

孟德伯说他登临的碣石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以我实地之见,就算大海变成桑田了,“竦峙”的山岛们又跑去了哪里?除非它们与这日渐破碎的碣石一样,也被周边的乡亲们采去修桥、铺路、盖房子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河小河
后一篇:贺州访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