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5-13 15:14:27)
标签:
杂谈 |
我们的党和国家,非常英明,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上既是英明论断,也是伟大号召和要求。很值得称赞的是,省民政厅领导和负责老干部工作的部门,
不但在民政主要的工作方面行动务实,措施具体,而且还非常关心离退休的老干部,不但坚持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而且不忘提高老干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觉悟与水平。为此,厅里于近日租了两个大客车,组织老干部到了曲阜孔子故里参观学习,老朽很荣幸地成了其中的一员。通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其收获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写到此,忍不住发出如下感叹。一是深深感到祖国的发展一日千里,欣欣向荣,漫步在中华复兴之路上,前进顺达,光明,豪迈。在多年前不止一次到过这里,与现在对比,其变化之大,也可以用叹为观止形容,因为不富强没有钱是办不到的。二是深深感到
国家高瞻远瞩,高明英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重视有加。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作为有60多年党龄老朽,虽然几十年深研周易略有小成,但远不够,还要努力再努力,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多尽一点自己的努力。
在参观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惊讶的是整座高大无比的孔子雕像。他依山傍水,面南而立,气势恢宏。据介绍,雕像高72米,相当于30层楼高度,其理念以唐代著名书画家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为蓝本,按照“可亲、可敬、师者、长者、智者”的形象进行塑造。整像钢结构主体,外部包裹铜质层
,据信为现今世界最高最大的孔子铜雕像。雕像72米隐含着孔子有72名贤弟子。夜晚在灯光映衬下,清晰可见他面带笑容,拱手揖礼,展示了他无比的伟大形象,
其二,还参观了这里还建设了一个儒家文化主题公园,对宏伟的仿古学宫的主体建筑——大学堂更是令人惊叹。它宫门高耸,庄严肃穆,站在门前便使人心生敬意。进入一楼集贤厅,双面绣尼山六景技艺精湛、引人驻足,木雕麒麟威武霸气、寓意深刻。通往二楼的宽阔阶梯被称为“大学之道”,墙壁自上而下全部镶嵌着写有儒家经典的巨幅竹简,台阶两侧摆放着大量寓意长明灯光的蜡烛,象征儒家思想长盛不衰。仰望着台阶尽头高悬的匾额“高山仰止”拾阶而上,心中不禁满怀敬仰之情。继续向左走,转入七十二贤廊,有圣境儒宫、孔子七十二贤堂。里面富丽堂皇,有孔子与七十二位徒弟的讲学场景雕塑,
真人等高的人物雕像,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故事,近距离感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深受教益。再往前走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个主厅,每个厅依据主题的不同设计上各具特色,但都是恢弘大气,文化气息浓厚。吃吧晚饭,又在恢宏的一个大厅里看了“金声玉振”大型歌舞表演。其设计独到,当代科技展示项目多多,场面宏大,演员逼真到位,充分再现了从人文开天,到中华祖先发展、进步、成长的历程,倍感自豪增力。之后,景区晚上的焰火表演也目不暇接,令人启智增识,受益匪浅。
其三,还兴致勃勃地瞻仰参观了“三孔”与“孔子博物馆”,从中也受到深刻教育启迪。因为里面内容太多,难以细述,之后总的感觉孔子确实伟大,真不愧是“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相传孔子一生
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是了不起的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深感孔子文化,确实可以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