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理解“坚持自信自立”
(2023-12-17 21:02:28)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理解“坚持自信自立”
2023年9月21日交通院退休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观看共产党员网的公开课,《坚持自信自立》的视频。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比起许多国家,它的起源更早,发展时间更长,所以也就创造出了更加灿烂辉煌的文明。中国长期以来都与其他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而且一直扮演着经济和文化输出者的强国角色。在古代,中国就代表着强大、富饶,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
在近现代史上,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同时又是闭关锁国,不学习新的思想,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特别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受着帝国主义残酷的侵略和剥削,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肥羊”。
一、近现代中国衰落的内在原因
1、封建社会制度的制约
封建制度的根本就是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在这个制度下,人们对土地的掌控最重要的。人们关心的是谁掌握了更多的土地,怎样去吞并别人的土地而已。只要有了土地就可以通过地租和剥削获得巨大的财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加强中央集权,抑制了社会的创造力,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局限性。
在自然经济下,人们的普遍认为,所有的生产劳动,都是为了直接满足自身需要或者特定的经济单位需要,而不是拿去作为交换的东西。
这样就直接导致农民的生存只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满足,使得整个国家缺乏生产力创新的动力和需求。
3、封建文化的制约
封建文化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关注自身,讲究和谐。因此,对新兴的和未知的事物是十分排斥的,使得人们对于世界的变化并不敏感,或者干脆漠不关心,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时机。
4、闭关锁国,排斥外来文化
对于国内处于萌芽状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打压。对外国的交流也是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束缚自己的手脚,蒙蔽自己的双眼,继续做着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
二、近现代中国衰落的外部原因
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此消彼长下,中国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成了东亚病夫,成了东方的睡狮。
三、近现代中国的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就以各种形式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太平天国运动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到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再到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及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初建,虽然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留下了一笔浓浓的重彩,但都没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2、新民主主义革命(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热情宣传十月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义愤。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初,五四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并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建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历经各种挫折、教训和经验,同来自各方面的左倾和右倾思想进项坚决的斗争,使中国共产党在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自由、和平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政府和东北军政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三省全境沦陷。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在中国华北、华东等地制造事端,扩张势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各界群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怒潮,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制造事端,挑起冲突,威逼平津。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7月7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一部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变”,蓄意扩大侵华战争规模,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9月下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的路线,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抗击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抗战最困难时期,得到了世界上热爱和平与正义人士的援助,中国人民对此也永怀感恩。
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订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经过十四年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但是,在谈判期间,国民党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被解放区军民打退,国共双方代表签订停战协定。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从1946年夏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