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018-10-09 15:08:46)
标签:

教育

分类: 名师课堂

新人教2012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

6.1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授课人:兴山县昭君镇初级中学   唐蒋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的教学内容.该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概念和运算.通过学习,学生将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完成初中阶段数域的全部扩展.在乘方的基础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所授内容为第一节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为学习平方根、立方根在定义或探究方法上作铺垫,也是为学习二次根式提供知识积累.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运算, 理解了乘方运算的本质,掌握一些完全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完全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加减、乘除运算的互逆关系有了明晰的认识.而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经验,具备合作交流和归纳概括能力.但七年级学生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同时加强组织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例子归纳出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体会算术平方根与平方运算的联系,会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其双重非负性;

2、会用符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正确读写有关算术平方根的式子;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展示,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数学学习热情.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感知数学

1、出示学生最爱的校园场所----操场的图片.

动画突出校园足球场

2、提问:同学们,它的半场轮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什么图形?已知边长,怎样求面积?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可以利用平方运算求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改变教材的引入情景,从身边的场景(学校操场)入手,抽象出本节课研究对象的几何背景----正方形,进而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利用已有求正方形面积的经验出发,回顾一个非负数的平方运算,为后面利用逆向思维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

 

二、问题发现,引出新课

1、再问:若反过来,已知正方形面积,可以求出其边长吗?如面积为100m2,边长为多少?谈谈自己的想法.

2、那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69m2400 m2625 m2呢?再试一试.

并填写下表:

正方形面积(m2

100

169

400

625

 

正方形边长(m

 

 

 

 

 

设计意图:通过“反过来思考”再次发问,结合学生对一些常见完全平方数的认识,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发展数感,这也是算术平方根出现的实际背景。

3、师提炼: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4、特殊到一般,若正方形的面积为a m2,那边长又该如何表示呢?

引出课题----算数平方根.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比较“已知边长求正方形的面积问题”,引导提炼“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实质”,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再从特殊到一般,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理解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

2、结合课前自学准备情况,独立完成“自学评价”.

(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交流)

自学评价:

1定义:如果一个         x的平方等于a,即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那么          叫做a              

2表示: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读作          ,表示                      ,其中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3规定:0的算数平方根为           

4)分别求出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

解: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        

即: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的算术平方根是        

即: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即:          =         

                                                        

即:                         

5)读出下列各式,说出它们的意义,并求值.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获得新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根据微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浓厚兴趣,课前学生借助教材和微课自主学习,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而此环节在课堂教学上实施为“自学测评”活动。 题目的设计分别着眼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表示、读法,以及理解算术平方根与非负数的平方运算的互逆关系,所选择的数据也涵盖了整数、小数、分数等。

 

三、精讲归纳,例题引导

1、教师精讲算术平方根定义,表示方法等并板书.

 2、例题讲解,规范板书

例题: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求值.

(1)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3)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4)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引导规范解答后,归纳:求含有根号的式子的值时,若根号内可以化简或运算的可以先化简,再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求值.

设计意图:精讲定义、表示方法等,强化概念的理解,板书突出重点。例题的选择上追寻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不再单纯地求一些简单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而是在被开方数上做了一些变化,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初步感受求算术平方根也是一种运算,加深对符号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追问探究:

1)如何求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呢?

2- 4有算术平方根吗?为什么?什么数才有算术平方根? 

4、观看微课,理解求算术平方根也是一种运算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5、引导归纳并板书:

*  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就是求哪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问题.

*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也是一种运算符号,是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符号.

 *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具有双重非负性,即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交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再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课3,加深理解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认识和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为后面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

 

五、学以致用,形成技能

A、只要够细心,我一定能行

1、填空接龙

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0.49的算术平方根是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                 

5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10        的算术平方根;  

1.2      的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的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的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这两组题目比较简单,从互逆的两个角度,考察学生对算术平方根定义的理解和直接运用,采用独立思考,接龙填空的方法,激发兴趣,鼓励竞争,为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3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有意义,为什么?(抢答)

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3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4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5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6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组题2虽然也比较简单,但是为下一节课研究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化简埋下伏笔。题组3旨在理解算术平方根有意义的条件,同时也综合了乘方运算、绝对值、以及对字母m的取值范围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B、向上跳一跳,我也够得着

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                 

2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9,则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收获,我设计了这组提升题目,题1主要是利用三级分解填空的设计,有效地理解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的真实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化简意识;而题2主要是一个综合运用的题目,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提升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六、回顾反思,思想升华

1.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2.你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

3.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式问题的小结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回顾空间和交流空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再进一步利用PPT上知识树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即从知识的层面来理解,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了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感受。

七、当堂检测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掌握了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检测下学习效果吧!

1.x64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8               B.-8               C.64              D.-64

2.0.49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

  A.0.7              B.-0.7            C.±0.7           D.0

3.(-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2             C.-2              D.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4.下列各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的是(    )

  A.0               B.-1               C.10               D.102

5.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1       (2)6.25       (3)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4)  0.008 1    

 

 

 

 

 

6.计算下列各式:

  (1)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3) 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7.(选做)若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满足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试求代数式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的值.

设计意图:题目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分层要求,分层达标,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调控功能,使全体学生即使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