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课题计划
(2019-03-05 12:41:19)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课题学期研究计划 |
《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2月——2019年6月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我们继续结合园部“微课程”的理念,把课题研究放在班本化的日常研究中并结合科学区的研究为载体自然角和种植园活动为主进行案例研究。大班孩子们要种的东西太多,可是种植园的地却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围绕在种植方式上如何让孩子自主参与其中,开展了“我设计的栅栏”“我们来分地”等活动。中班组围绕如何利用一日活动中的零碎时间来支持幼儿对种植地的管理和观察进行研究。虽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炼出有效的支持策略?如何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并运用到活动中去?本学期我们将围绕问题开展研究,在注重过程的同时进行成果的提炼和分享。
二、研究目标
(一)课题组成员继续通过多途径的观摩学习,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其运用要日常的种植活动中,提高生成性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判断、跟进等能力。
(二)种植活动与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相结合,通过案例式研究探索出支持各年龄段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并对策略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措施
(一)开展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理论。
1.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小小园丁——幼儿园种植活动》等理论书籍为读本,继续搜集“自主探究”相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并紧扣课题开展相关学习。(负责人:王历)
2.以电子漂流书的形式关注、学习课题相关经验,帮助课题组成员理清思路和方向。(第一期:第7周、葛文艳负责;第二期:第11周、高珂负责)
3.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网站、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网上交流跟帖等方式拓宽交流渠道。(微信群、QQ群负责人:沈金娣;网站负责人:王历)
(二)将自主探究与日常活动相结合,进行案例式深入研究。
1.结合班级科学区开展自然角活动,并根据幼儿兴趣和季节特点,围绕某一种植资源开展案例研究,并梳理出有效的支持策略。
2.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如:散步环节、户外活动环节,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植物和种植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开展系列探究活动,形成微主题课程。
(三)开展问题导向式研究。
1.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总结经验。
2.课题组成员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自行组合,确定研究主题,形成研究小团体。大班组针对幼儿的自主观察记录方式进行探究,中班继续针对如何利用一日活动中的零散时间支持幼儿对种植地的观察和管理进行探究。课题组定期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展示教师必须介绍前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目前已有的支持策略,观摩教师带着问题去观摩研讨,不断完善、优化支持策略。
3.详细记录研讨过程,并由展示教师梳理出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以及判断标准。形成文字稿件,将研究成果理论化。
(四)注重过程化、规范化的课题管理。
1.课题组成员本学期完成以下工作并上交资料。
(1)高质量案例1篇(至少1000字)、七年以上教师微课程案例1篇。
(2)小组成员中一人活动展示、其他组员负责组织研讨和活动内容(研究课教案、登记表、反思各一篇,活动现场照片5张)上传。
(3)与课题研究内容高度相关的论文1篇,并积极参加各类论文比赛。
2.及时填写文本的课题管理册(活动记录),由钱丽丽负责。
3.网站资料上传检查,由周秀芬负责。
4.课题网站的维护和资料整理检查,由王历负责。
四.具体工作安排
|
周次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
第3周 |
学期计划的学习、研讨 |
王历 |
|
第5周 |
研讨各班种植计划 |
王历 |
|
第10周 |
建设园区大班课题活动观摩研讨 |
周秀芬、钱丽丽、高珂 |
|
第12周 |
建设园区中班课题活动观摩研讨 |
葛文艳、沈金娣、胡锁仙 |
|
第14周 |
整理资料 |
全体成员 |
|
第17周 |
理论学习、学期经验总结与分享 |
王历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