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2022-09-23 17:04: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

2. 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 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过程

预习

1.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2. 朗读这首词。

 

一、导入

1.

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又称“诗余”(曾一度认为只供下酒而歌,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算不上诗歌的正宗,故称之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又叫词牌名,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2.词有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有人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一词“虽苏、辛未能抗”,我读了以后,甚为认同。今天,我们来品读这首词。

 

二、朗读

1. 视频朗读

2. 自由朗读

3. 指名读

 

三、内容研讨

1. 毛主席在哪里看雪?(写作背景)

19362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开赴抗日前线,对日军作战。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见课文旁批)

2. 他看到的是哪里的雪景?用文中诗句回答。

“北国风光”

3. 他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哪些是他亲眼所见?哪些是他想象中看到的?

亲眼所见:“冰封”,“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想象中看到的:“千里”,“万里”,“望长城内外……顿失滔滔”,“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4.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和高原上的丘陵都是静止的,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写出了景物活泼奔放的气势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诗人内心状态的反映。

5. 看到雪景,诗人发出怎样的感叹?

“江山如此多娇”。

上阙:描写北国雪景,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颂之情,反映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雄伟的气魄。

6. 看到雪景,诗人有怎样的感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的江山如此娇美,怪不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为之奋斗,为之奔走效劳。这两句承上启下。

7. 下阙写了哪些英雄?诗人认为他们有怎样的共同点?对他们持怎样的情感态度?

共同点:武功突出,文治不足。

情感:惋惜

8. 诗人认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要说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而今朝的风流人物将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然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下阙: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9. 小结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四、拓展延伸

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

歌曲《孤勇者》:“谁说满身污泥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老师的话: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是英雄!“认真生活,你便是光。”

 

五、作业:抄写这首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