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放战争时期许堡(大同县四区)概况

(2023-06-25 11:20:14)
标签:

历史

文化

许堡

1945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派晋绥军接管大同,但大同周边的广大农村仍然为我党控制,以同蒲线为界,以东的广大农村我党称为东雁北地区。1945年东雁北地区成立了大同县,同年大同县以许堡为中心成立了大同县四区。由于许堡紧临公路且是大同国民党驻军38师经常骚扰出没的地区,所以四区区公所并未设在许堡。四区成立初期区公所设在了阁老山,后迁至浅井。1946年蒋介石撕坏了“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到了下半年因形势恶化四区区公所地址不定。解放战争时期许堡(大同县四区)概况

(解放战争初期大同县县大队合影,下二排右四为苗兴义)
   一、四区下辖的村庄:
  四区所辖大小村庄二十八个,分别是:鹅毛、滩头、东水地、西水地、南水地、养老洼、上庄、下庄、集仁、许堡、柴家干庄(清泉)、浅井、于家寨、东沙窝、西沙窝、瓜园、东沟、李家干庄、黄家洼、艾家洼、上羊落、下羊落、东阁老山、西阁老山、大北庄、小北庄、山自造。
   二、四区组织机构:
   1、区委会:
   区委书记:肖志       河北人
   组织委员:李大德   大同县人
   宣传委员:韩文奎   大同县人
   城工委员:冯广      阳高县人  
   2、群众团体:
   工会主席:张瑞山   大同县人
   农会主任:刘云      大同县人
   妇联会主任:代秀英   大同县许堡人
   青联会主任:张生先   大同县人
   3、区公所:
   区长:苗兴义   灵丘县人
   民政助理员:杜礼   大同县人
   财税助理员:张玉珍   大同县许堡人
   教育助理员:郭继生   大同县人
   实业助理员:武秀文   大同县人
   粮秣助理员:刘印沛   大同县许堡人
   治安员:薛进仁   大同县人
   武委会主任:李岐山   大同县许堡人
   区小队长:孟林杰(外号:小钢炮)     灵丘县人
(四区区长苗兴义革命年代照片)
  解放战争时期许堡(大同县四区)概况

(苗兴义建国初期任大同矿务局职务任命书)
   国民党军38师占领许堡的28天:
   1946年10月,国民党傅作义的军队进攻我华北首府张家口,我围攻大同的部队实行战略转移,撤离了大同。被围困数月的敌人像恶狼似的疯狂出动,四处抢粮。11月份,敌38师占据了我四区中心许堡,给我区带来了很大威胁。敌人依靠许堡坚固的城墙,配备轻重武器,到处抢粮囤积在堡内,伺机运回大同。
   进驻许堡的敌军为大同国民党驻军38师雁北支队,支队长为张佐汉,该部队进驻许堡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南汽路大批国民党部队向许堡进发的时候,沿途尘土飞扬,村民焦印在阁洞高呼“西军来了,老乡们快跑吧!”,这时很多年轻人已经从东堡门跑出去了,大部分老年人和孩子们躲在家里不敢动。西军进堡后发现上、下街空无一人,这时张佐汉对他的传令兵刘印宝说:“你不是许堡人吗,招呼老百姓们出来吧”,刘印宝一边敲锣,一边高呼“许堡的老乡不要跑,我是许堡的刘印宝”,后来这一故事一直在许堡流传。该部驻守许堡后为了加强防务,专门雇佣民工修复了部分损坏的城墙,在城墙上挖设战壕;虽然公开外出抢粮,但张佐汉还假惺惺地表示“亲民”,比如一士兵曾到东关柴润的院子里抢到一盆黄糕面,被张佐汉发现后,直接拉到西关苇园那里执行枪决。
   敌人的疯狂抢粮,给我四区人民群众造成极大伤害,为此大同县及四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反抢粮斗争,同时我四区配合县大队对运送粮食的敌军打了两场漂亮的伏击战,沉重打击了敌军。一次是在四区境内瓜园村北面的膏车岭上,这是许堡通往大同的大道,我四区侦查到许堡的敌军准备了100辆大车装满粮食,有100多名敌人押送要到大同的消息。四区区小队的30多名战士和县大队的两个连事先埋伏在膏车岭两旁,当敌人押送的车队进入伏击圈时,我区小队先打了几枪,敌人以为只是区小队的骚扰还满不在乎继续吆喝着车辆前行。这时县大队突然机枪、冲锋号响成一片。敌人顿时慌作一团,仓惶逃跑,装满粮食的车辆挤来挤去,堵满了道路,骡马声枪炮声混杂在一起,敌军乱作一团。这次战斗俘虏敌军十几人,打死六七人,缴获了所有车辆和一些武器弹药。
   膏车岭一仗以后,吓的许堡敌军再也不敢从南汽路去大同了。我县大队和区小队估计敌人可能改道,就埋伏在阁老山村附近,准备再次伏击敌人。该次战斗由县大队副政委齐兴元、四区区长苗兴义、区小队长李崎山指挥,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就在膏车岭伏击战后的不几天,许堡敌军出动了50多人,押送了三十多辆皮车,从许堡经浅井村鬼鬼祟祟地向阁老山方向来了。车上除了装着抢来的粮食外,还有抢来的白洋和烟土。在追击敌人时,我区小队跑在前头,一口气追到浅井村南离许堡三四里的黄花沟,当路跪着一个敌人,轻机枪口对着自己,区武委会郭金和夺取机枪,这个敌人吓得磕头如捣蒜,乞求饶命。后经了解这家伙年龄不大,是孝义人。在这次战斗中我县大队和区小队俘虏了敌人6人,缴获了一挺机枪和五支步枪,所有车辆、粮食和丢下的牲口以及随行的地主家属全部送往桑干河南的根据地,交给大同县政府处理。
   经历了两次伏击战的打击,驻许堡的敌军如惊弓之鸟,他们眼看着在许堡呆不下去了,一天夜里,悄悄地从集仁村北面沿着深沟偷偷地溜到王官屯,乘火车逃回了大同。就这样占领许堡28天的敌人,被我区小队和县大队挤走了。
   四、我军进驻许堡过程:
   驻许堡的国民党38师一部被挤走后,四区领导及许堡村委会领导于一天早晨布置村民接待我人民解放军,早晨八时许,许堡村民们早早清扫堡里马路,在下街正堡门照壁前摆上八仙桌、水壶、水碗准备欢迎八路军(因当年许堡人仍沿用旧习惯称解放军为八路军)。不一会,堡西北黄花沟方向传来几声清脆枪响,不久一队解放军从西堡门进入,士兵们全部身穿灰布军装,腿打绑带,背上背着军用行李,肩扛步枪,清一色20来岁的小青年。许堡的父老乡亲站在下街路两旁挟道欢迎,高呼“欢迎八路军”“欢迎共产党”,一些热情的群众碗里盛上开水请战士们喝水,但是所有战士都未喝水,一队直接从东面刘印官大院上了城墙,沿城墙走了一圈确定安全后才下了城墙。然后找来四区领导及许堡村委会领导询问了一下敌情后,一个班的士兵提着两个汽油桶跑步来到正堡门下,老百姓不知道要干什么纷纷抬头观望,只见几个士兵爬上了正堡门的两扇堡门,从上往下浇汽油,待两扇堡门都浇上汽油后,一把火把两扇门烧了,一时间正堡门及瓮圈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久又在城墙东北面、西北面分别打开了豁口。村民们对解放军烧堡门和开豁口很不理解,后四区领导解释说“因许堡城堡坚固,为了防止大同西军占堡负隅顽抗,才故意打开了豁口”。
   五、敌我拉锯战:
   解放军进驻许堡后,并未长期驻扎,因大同这时仍然是国民党占据,不时出来骚扰,为此,村委会实行了站岗放哨制度,在正堡们上挂大钟一口,每天派一村民值班,发现大同敌人出动及时打钟,以便共产党员及时转移;同时实行了“坐探”制度,每天派一村民去瓜园观望是否有西军出来,如发现大同西军出来及时回来报告。这样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947年3月大同县四区划归阳高县仍然进行着,到了1949年4月大同被解放军包围才结束,1949年5月大同和平解放,许堡才真正回到了人民手里。
   (注:本文资料大部分参阅四区区长苗兴义撰写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工作和活动的回忆片断》,以及许堡老人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