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3七律·上博东馆之《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大展》
以前都认为中国远古文明中心在豫陕晋一带的黄河流域,没想到考古发掘的结果是古国第一阶段在蒙辽的红山,第二阶段在长江下游江浙的良渚,第三阶段才到了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然后才进入河南郑州洛阳一带的王朝时代-夏朝。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距今5000~6000年前,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核心遗存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赤峰市敖汉旗境内有较为密集的红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社会上层统治者居住的核心区域,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红山文化本身并未在物质文化发达和军事强大上做好准备,红山文化超越氏族组织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诞生,与中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的整体格局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其时她要面对的不是族群内部成员的分层,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军事统帅,所以在这里可能难以找到如中原地区那样的中心遗址和城,也难以发现如长江流域那样丰富的斧钺类武器,亦即红山文化缺乏经济层面或军事层面的基础,仅凭长期的认同造就了红山文化中不同族群间彼此的适应性,趋于一致的信仰包括仪式,成为他们互相依赖和共存的积极纽带,而当时已经存在的宗教人员掌握了通神的资源和能力的事实,是红山文明在实现权力集中的道路上的选择,走集中神权之路,以玉辨身份明等级,以与宗教相关的体系来表述社会中世俗的等级权力,实现公共权力,最终成就了红山人在超越了单一族群血缘氏族社会基础上的地缘性公共权力的诞生,这是解读坛庙冢时期已经进入了文明的依据。
惊天已过六千春,重放华光拂旧尘。
石玉磨雕追气韵,陶泥塑造拟形神。
矜同宗族庙坛冢,仰化文明龙凤人。
古国堪奇存北远,尤高境界此间臻。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一真)
何以中国系列大展:何以中国、实证中国、星耀中国、龙腾中国。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C型玉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牛河梁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玦形玉龙。
内蒙古赤峰市彩陶坡遗址出土的蚌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辽宁阜新查海遗址23号房址出土的龙纹陶片
国家博物馆藏,左家文化下层玦形石龙,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赵宝沟文化鹿纹陶尊,内蒙古敖汉旗南台地遗址出土。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出土的涂朱石耜,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的彩陶双耳罐,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的陶斜口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藏红山文化彩陶筒形罐,1974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塔拉苏木出土。这件陶罐汇聚了中、西亚大陆的菱形方格纹、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纹及红山文化的龙鳞纹,印证了五千年前,亚洲东西和中国南北几种古文化在辽西地区的交流融汇。考古分期研究证明,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发展阶段大致平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距今6500年前就已开始。越往后越趋频繁,其过程是以红山文化吸收仰韶文化先进因素如彩陶为主。在红山文化早期遗存中已出现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泥质红陶和绘有简单条带的彩陶钵等。到中晚期,彩陶在红山文化大量使用。
红山文化彩陶尊,内蒙古翁牛特旗敖汉营子遗址采集。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的泥塑女神像(复制品)及胸部残件原件,原件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女神庙泥质彩绘壁画残块,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女神庙泥塑乳钉构件
女神庙泥塑熊鼻、熊爪、鹰爪残件。
女神庙泥塑鸟翅残件
女神庙泥塑熊下颌残件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出土彩陶塔型器
内蒙古出土的兴隆洼文化石雕人面,距今8000~7000年。
赵宝沟文化石雕女神像,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出土,滦平县博物馆藏。
内蒙古赤峰出土红山文化石雕女神坐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红山文化陶塑人像残件。
内蒙古敖汉旗草帽山遗址出土石雕人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红山文化陶塑人头像
牛河梁遗址出土泥塑手臂残件
河北平泉东山头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陶塑男俑
河北平泉东山头遗址出土的陶塑女俑
牛河梁遗址出土陶塑女性立像
辽宁喀左出土的陶塑孕妇小像
辽宁建平马鞍桥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
内蒙古敖汉旗七家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面,赤峰博物院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头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残件
内蒙古扎鲁特旗出土的小河沿文化人形陶壶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征集的红山文化红陶女神像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巫觋像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玉坐人像
陶罍
多见王级大墓
头下枕着的大型玉凤
腰间挂的玉斜口筒形器
石钺、玉兽首端饰。
玉鸮
玉鳖
玉勾云纹器
玉鼓形箍
玉斜口型器,多挂于腰间,安徽凌家滩亦见此类器物,推测为占卜用具。
玉冠形饰
玉匕
天河石坠饰
玉异型璧
方形玉壁
玉双联璧
玉三联璧
玉斧
玉杖首
印章形玉器
玉联珠形器
玉棒
龙凤纹玉佩
兽面玉牌饰
双鸮玉佩
兽面纹柱形器
玉丫形器
玉双龙首璜
玉兽首
玉凤首
玉梳形器
玉勾云纹形件
震撼的玉斜口型器,连料和芯子都有了。
玉斜口型器半成品
玉斜口型器内芯
玉蚕
玉蝗虫
玉蝈蝈
玉鸟形件
绿松石鹰
玉蝙蝠
玉蛇形坠
玉龟与玉龟壳
玉贝
震撼龙脉,各地出土的12只玦形玉龙。
11503七律·上博东馆之《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大展》
11503七律·上博东馆之《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大展》
以前都认为中国远古文明中心在豫陕晋一带的黄河流域,没想到考古发掘的结果是古国第一阶段在蒙辽的红山,第二阶段在长江下游江浙的良渚,第三阶段才到了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然后才进入河南郑州洛阳一带的王朝时代-夏朝。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距今5000~6000年前,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核心遗存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赤峰市敖汉旗境内有较为密集的红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社会上层统治者居住的核心区域,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红山文化本身并未在物质文化发达和军事强大上做好准备,红山文化超越氏族组织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诞生,与中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的整体格局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其时她要面对的不是族群内部成员的分层,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军事统帅,所以在这里可能难以找到如中原地区那样的中心遗址和城,也难以发现如长江流域那样丰富的斧钺类武器,亦即红山文化缺乏经济层面或军事层面的基础,仅凭长期的认同造就了红山文化中不同族群间彼此的适应性,趋于一致的信仰包括仪式,成为他们互相依赖和共存的积极纽带,而当时已经存在的宗教人员掌握了通神的资源和能力的事实,是红山文明在实现权力集中的道路上的选择,走集中神权之路,以玉辨身份明等级,以与宗教相关的体系来表述社会中世俗的等级权力,实现公共权力,最终成就了红山人在超越了单一族群血缘氏族社会基础上的地缘性公共权力的诞生,这是解读坛庙冢时期已经进入了文明的依据。
惊天已过六千春,重放华光拂旧尘。
石玉磨雕追气韵,陶泥塑造拟形神。
矜同宗族庙坛冢,仰化文明龙凤人。
古国堪奇存北远,尤高境界此间臻。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一真)
何以中国系列大展:何以中国、实证中国、星耀中国、龙腾中国。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C型玉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牛河梁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玦形玉龙。
内蒙古赤峰市彩陶坡遗址出土的蚌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辽宁阜新查海遗址23号房址出土的龙纹陶片
国家博物馆藏,左家文化下层玦形石龙,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赵宝沟文化鹿纹陶尊,内蒙古敖汉旗南台地遗址出土。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出土的涂朱石耜,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的彩陶双耳罐,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马鞍桥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的陶斜口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藏红山文化彩陶筒形罐,1974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塔拉苏木出土。这件陶罐汇聚了中、西亚大陆的菱形方格纹、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纹及红山文化的龙鳞纹,印证了五千年前,亚洲东西和中国南北几种古文化在辽西地区的交流融汇。考古分期研究证明,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发展阶段大致平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距今6500年前就已开始。越往后越趋频繁,其过程是以红山文化吸收仰韶文化先进因素如彩陶为主。在红山文化早期遗存中已出现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泥质红陶和绘有简单条带的彩陶钵等。到中晚期,彩陶在红山文化大量使用。
红山文化彩陶尊,内蒙古翁牛特旗敖汉营子遗址采集。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的泥塑女神像(复制品)及胸部残件原件,原件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女神庙泥质彩绘壁画残块,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女神庙泥塑乳钉构件
女神庙泥塑熊鼻、熊爪、鹰爪残件。
女神庙泥塑鸟翅残件
女神庙泥塑熊下颌残件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出土彩陶塔型器
内蒙古出土的兴隆洼文化石雕人面,距今8000~7000年。
赵宝沟文化石雕女神像,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出土,滦平县博物馆藏。
内蒙古赤峰出土红山文化石雕女神坐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红山文化陶塑人像残件。
内蒙古敖汉旗草帽山遗址出土石雕人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红山文化陶塑人头像
牛河梁遗址出土泥塑手臂残件
河北平泉东山头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陶塑男俑
河北平泉东山头遗址出土的陶塑女俑
牛河梁遗址出土陶塑女性立像
辽宁喀左出土的陶塑孕妇小像
辽宁建平马鞍桥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
内蒙古敖汉旗七家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面,赤峰博物院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头像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残件
内蒙古扎鲁特旗出土的小河沿文化人形陶壶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征集的红山文化红陶女神像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巫觋像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玉坐人像
陶罍
多见王级大墓
头下枕着的大型玉凤
腰间挂的玉斜口筒形器
石钺、玉兽首端饰。
玉鸮
玉鳖
玉勾云纹器
玉鼓形箍
玉斜口型器,多挂于腰间,安徽凌家滩亦见此类器物,推测为占卜用具。
玉冠形饰
玉匕
天河石坠饰
玉异型璧
方形玉壁
玉双联璧
玉三联璧
玉斧
玉杖首
印章形玉器
玉联珠形器
玉棒
龙凤纹玉佩
兽面玉牌饰
双鸮玉佩
兽面纹柱形器
玉丫形器
玉双龙首璜
玉兽首
玉凤首
玉梳形器
玉勾云纹形件
震撼的玉斜口型器,连料和芯子都有了。
玉斜口型器半成品
玉斜口型器内芯
玉蚕
玉蝗虫
玉蝈蝈
玉鸟形件
绿松石鹰
玉蝙蝠
玉蛇形坠
玉龟与玉龟壳
玉贝
震撼龙脉,各地出土的12只玦形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