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4七律·东大寺之大佛殿-奈良(15)-东瀛游记关西篇(96)

标签:
奈良旅游东大寺大佛样 |
分类: 诗屿新潮 |
七律·东大寺之大佛殿-奈良(15)-东瀛游记关西篇(96)
东大寺于平安时代的公元756年建成,其主殿大佛殿为重檐庑殿顶,规模极为浩大,长宽高分别达到88m×52m×48m,占地面积4576平方,总体量近22万立方,殿内有高约16m、近450吨的卢舍那大佛,可惜均毁于1180年南都烧讨战火。镰仓时代的1181年开始复建,由曾经三次渡海入宋的重源大师总负责,重源结识了因船损滞留日本的明州(宁波)工匠陈和卿,委任其为工程总负责,大佛耗时4年、大佛殿耗时14年方才完工,尺寸略小,约81m×52m×48m。陈和卿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此次设计施工开创了对岛国佛寺建筑影响深远的“大佛流”。公元1567年三好松永之乱,大佛殿再次被毁,卢舍那大佛头部及左手灭失,其余部分损毁严重。荒废120余年后直到1692年大佛才被完好修复,至1709年大佛殿复建完工,留存至今,以57mx50m×48m、建筑面积2850平方、体量13.7万立方的规模成为世界现存第二大木结构建筑,仅次于1895年重建的京都东本愿寺76m×58m×38m、建筑面积4406平方、体量16.8万方的御影堂,而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故宫太和殿仅为64m×37mx27m、建筑面积2377平方、体量6.4万方。
超拔平安世誉隆,昂然卓立傲苍穹。
遥瞻佛影生祥瑞,漫烁华光出化工。
战火涅槃凭几度,废墟重起恰孤雄。
最惊阔大高堂庑,千载犹彰国寺风!
(平水韵,仄起入韵,一东)
屋脊两端仍然保持了初唐时期风格的鸱尾
殿内梁架及天花结构细节
立柱上的洞,能钻过去就能得到前途顺利的福气。
东大寺三个时期的建筑模型
平安时代刚建成时,有东西两座七重塔,现尚存遗迹。
镰仓时代重源大师与陈和卿复建的大佛样大佛殿
江户时代复建的现存大佛殿,风格杂糅。
大殿内付费制作御朱印之处,毛笔写字加印章。
大殿外的木雕佛像,时当中国清朝。
大佛殿庭院的中门正面
中门背面
两侧建筑
中门外西南侧的镜池
从镜池看中门与大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