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933七律·永定洪坑村-龙岩(7)-扶老闽游记(25)

(2025-03-15 23:18:38)
标签:

福建旅游

永定土楼

洪坑村

分类: 诗屿新潮

七律·永定洪坑村-龙岩(7)-扶老闽游记(25)

洪坑村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33座。土楼形制极为丰富多彩,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五凤楼形、半月形等,号称土楼博物馆。

洪川溪从北向南呈S形流过,洪坑村沿着溪两岸呈长条形布局,北面的日新学堂、中间的林氏家庙、南面的天后宫三个点,构成洪坑村学校、祖祠、宗教三位一体、重教明理的人文格局。以林氏家庙为中界点,北面为上村,主要包括日新学堂、西成、东升、如升、九盛、福裕、光裕、庆福、奎聚楼等构成的上村土楼群。南面为下村,主要包括朝阳、阳临、景阳、福兴、振成、庆成、玉成、天后宫等构成的下村土楼群。

洪坑为林氏聚居地,东晋林禄奉命担任晋安郡(今福州)行政长官,成为林姓始祖,其后裔散居在泉州一带,有一支在元朝时迁至洪坑村并发展为高门望族,人才辈出。村中林氏家庙前的龙柱,有功业者方可树立,多达22根。

洪坑村人文堪称鼎盛,风景也非常优美,三面环山、一溪纵贯,一个小村晚清时即有八景之说:东有平场试马、西有笔峰樵唱、南有狮港观鱼、北有石碰听泉,村内则有双溪印月、榕荫消夏、龙颈乘风、星阁吟诗。作为客家土楼村,洪坑村有种类繁多堪称博物馆的各种土楼,有祠庙学堂,有山峰溪涧,如果十几个土楼村只能选一处游玩的话,強烈建议选择此处。

一溪清碧下潺潺,涧谷流连随几湾。

雀噪时惊藏古树,楼巍纷起倚青山。

学堂文气日新奉(1),祠庙门风忠孝颁(2)。

大族犹夸功业旧,坐听耆老絮尘闲。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五删)

注释:

(1) 日新学堂之名语出《礼记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原为商王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语,新本指洗澡去除泥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后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2) 林氏家庙大门门联道:“忠孝能存天地纪,山川长毓子孙贤。”意指晋安林姓始祖林禄二十四代孙林悦的故事。林悦,任侍御史,以“忠孝”见称。他向宋仁宗请求回家扫墓,宋仁宗便让他呈上家谱,仁宗皇帝有感于比干为国尽忠,而林悦为死去的双亲尽孝,一门之中忠孝两全,于是在家谱上题写了“忠孝”二字。后来这支林姓人因有了御赐的题签,便以此为荣耀,自称“忠孝堂”。

家庙前厅有联:“道山纪闻世承旧学,西湖遗迹远播高风。”其中上联“道山纪闻”指为北宋理学巨擘林之奇之著作《道山纪闻》,此外,他还有《春秋周礼讲义》《尚书集解》《论语注》《孟子讲义》等被列入《四库总目》,并行于世。下联“西湖遗迹”,指的是梅妻鹤子的成语故事。北宋处士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不娶无子,而以植梅养鹤自娱,人称其为“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成语“梅妻鹤子”也被用来比喻清高或隐居。


洪川溪

天后宫

玉成楼

土楼王子振成楼

带有西式风格的祖堂

庆成楼

古榕树,八景之一的榕荫消夏即指此处。

福兴楼

集源楼

瑞蔼楼

永成楼

芋子果,内为菜肉馅,挺好吃,又下车回去加购了一份。

景阳楼

月娥桥(外婆桥)

林氏家庙

奎聚楼

主街边看光裕楼、福裕楼后身

奢华的福裕楼

番木瓜树

九盛楼

福裕楼

福裕楼后部的培德居

光裕楼

洪川小学,日新学堂就在里面。

日新学堂,1905年建的近代新式学堂,中西合璧风格,有联“训蒙心存爱国,为学志在新民”。

如升楼,1901年建,直径仅17米,外围圆形,内为八角形,为迄今最小的圆土楼。

万盛楼

拱成楼

西成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