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2024-07-05 12:21:48)
标签:

扬州茶叶

富春魁龙珠

绿杨春奎龙珠

分类: 诗屿新潮

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扬州本地不产名茶,但善于因借,搞出了全国独一份的魁龙珠,取安徽魁针之味久、杭州龙井之色翠、扬州珠兰之香郁,窨制过程极其讲究,龙井不能用特级、一级,因为芽嫩,一泡而烂,所以只用二级。此茶创意源自景吉泰茶庄创始人景鉴澄,但由富春老板陈步云试制,这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伏笔。魁龙珠虽在富春诞生,但1960年富春公布配方后绿杨春茶庄(其前身即为景吉泰)也制售此茶,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时名“奎龙珠”,后图口彩改用“魁龙珠”,甚至当时富春都从绿杨春购买此茶。但精明的富春于2003年申请了商标注册,2008年申请国家级非遗时翻脸要求绿杨春停止侵权生产此茶并使用魁龙珠的名字,后走上法庭,绿杨春败诉,又改回“奎龙珠”。原来供应此茶的冶春茶社为免纠纷撤下此茶,改用绿杨春茶。于情于理,都觉得富春做法格局太小,景吉泰茶庄当年提出创意,后又与扬州很多茶客一起参与试饮并提出意见,那么这个商标中是否也有他们的权益?1960年公布配方时未作排除性声明,魁龙珠就应该视为社会资产,各方都可生产,可以由各自公司另行注册商标,而不是四十几年后自己将此茶名注册成商标独吞其利。本来富春和绿杨春都是商贸系统下属的兄弟单位,改制后才各自分立,富春精明地钻了空子,但最终的结果是魁龙珠茶的发展极大受限,如今只在富春店内堂吃时有售,而绿杨春公司虽然在生产,但在讲此茶历史时也绝口不提富春,并且改回“奎龙珠”之名。本来应该同心协力推广此茶走出扬州开拓市场的,如今只能尴尬地内耗。赚的是富春,亏的是扬州。

古方名议属谁家,逐利争矜三省茶。

众目魁奎差一字,阋墙无奈耗嗟呀。

(平水韵,平起入韵,六麻)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富春茶社大门外几步远就有一家绿杨春茶叶店,进去买了“奎龙珠”,介绍上也不再客气,直接称由景泰茶庄研制,绝口不提富春。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2018年12月在东关街绿杨春店买的“魁龙珠”。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10039七绝·绿杨春之奎龙珠-扬州清夏(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