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香山秋行(4)
金刚宝座塔是佛塔的形式之一,起源于印度,长方形底座上建有五座宝塔,中央主塔较大、周围四塔较小,五塔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金刚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音“处”)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的神坛,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别代表这五方佛,最早的金刚宝座塔是印度比哈尔南部的菩提伽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中国建筑的金刚宝座式塔是仿造它而来,随时代和文化的发展又有了很大的改变,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多种,有的金刚宝座塔还建在佛教建筑顶上。
作为单体建筑的中国金刚宝座塔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现存的仅有十三座,均为国保,其中严格意义上的仅六座,最早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碧云寺塔为其中最高者,通体为汉白玉材质,等级亦最高。
.
须弥山化座平方,五佛身巍塔影长。
耸起庄严森一片,翠云捧出玉生光。
(平水韵,平起入韵,七阳)
碧云寺塔现已不对外开放,只有从香山缆车上能一窥其全貌。
此塔由乾隆下旨建造,通高34.7米,塔基为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塔基上层为宝座顶,宝座上有12座石塔,座上的出口是一座小的金刚宝座塔,中为窣堵波式主塔,四周为四座小喇嘛塔。出口前方左右各有一座喇嘛塔,其后则是五座十三层密檐式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为曼陀罗的一种变体。
印度菩提伽耶大塔,中国金刚宝座塔之源头。
现存完好的古代金刚宝座塔共十三座,但严格意义上的上宝塔下宝座两段式形制的仅有六座,其中北京三座,即真觉寺塔、碧云寺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另有呼和浩特慈灯寺塔、昆明官渡古镇妙湛寺妙应兰惹塔、湖北襄阳广德寺多宝塔。另七座塔,北京玉泉山妙高寺塔、河北正定广慧寺花塔、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塔、山西五台山圆照寺室利沙舍利塔、甘肃张掖大佛寺弥陀千佛塔、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圆通寺塔等,虽有一大四小五塔之形,但已非上宝塔下宝座形制上的金刚宝座塔。
北京真觉寺塔,建于成化九年(1473年),现存年代最早的塔,1961年第一批国保。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六世班禅去承德为乾隆祝贺七十大寿后来到北京,驻锡于西黄寺,不幸感染天花而逝,乾隆为其建此塔,内封葬班禅所用经书衣履。
玉泉山妙高寺塔,妙高寺位于玉泉山静明园北侧山峰顶,为乾隆下旨所建。
呼和浩特慈灯寺塔。清雍正间小召喇嘛呈请朝廷修建新寺,赐名慈灯寺。
昆明官渡古镇妙湛寺妙应兰若塔,为砂石塔,功能上为过街门塔。
湖北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河北正定广慧寺花塔,四座小塔为门形塔,已非金刚宝座塔之原型。
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塔
山西五台山圆照寺尼泊尔高僧室利沙舍利塔,建于明宣德九年,早于北京真觉寺塔。
大佛寺弥陀千佛塔,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大佛寺内
圆通寺塔,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城堡内;始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间,国保。
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遗存位于吐鲁番交河故城中,建于五世纪,为僧人灵塔。
四川彭州龙兴寺原有唐朝古塔,乾隆间1786年开裂为两半,1922年一半坍塌,另一半残存。1940年能海发愿仿印度加尔各答菩提伽耶塔样式重建,并先建模型塔,以摸索经验。此塔为金刚宝座式塔,主塔高 12.33米,四小塔高5.11米。此模型塔现为成都市级文保。1992年底龙兴寺残塔开始拆除,1994年开建新塔,1997年完工,主塔高达81米,四小塔高26.7米。
成都市保的模型塔
新塔
下方为模型塔
上海静安寺,建筑总体相当庸俗丑陋,宝塔塔刹是一座金刚宝座塔。
9036七绝·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香山秋行(4)
七绝·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香山秋行(4)
金刚宝座塔是佛塔的形式之一,起源于印度,长方形底座上建有五座宝塔,中央主塔较大、周围四塔较小,五塔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金刚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音“处”)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的神坛,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别代表这五方佛,最早的金刚宝座塔是印度比哈尔南部的菩提伽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中国建筑的金刚宝座式塔是仿造它而来,随时代和文化的发展又有了很大的改变,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多种,有的金刚宝座塔还建在佛教建筑顶上。
作为单体建筑的中国金刚宝座塔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现存的仅有十三座,均为国保,其中严格意义上的仅六座,最早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碧云寺塔为其中最高者,通体为汉白玉材质,等级亦最高。
.
须弥山化座平方,五佛身巍塔影长。
耸起庄严森一片,翠云捧出玉生光。
(平水韵,平起入韵,七阳)
碧云寺塔现已不对外开放,只有从香山缆车上能一窥其全貌。
此塔由乾隆下旨建造,通高34.7米,塔基为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塔基上层为宝座顶,宝座上有12座石塔,座上的出口是一座小的金刚宝座塔,中为窣堵波式主塔,四周为四座小喇嘛塔。出口前方左右各有一座喇嘛塔,其后则是五座十三层密檐式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为曼陀罗的一种变体。
印度菩提伽耶大塔,中国金刚宝座塔之源头。
现存完好的古代金刚宝座塔共十三座,但严格意义上的上宝塔下宝座两段式形制的仅有六座,其中北京三座,即真觉寺塔、碧云寺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另有呼和浩特慈灯寺塔、昆明官渡古镇妙湛寺妙应兰惹塔、湖北襄阳广德寺多宝塔。另七座塔,北京玉泉山妙高寺塔、河北正定广慧寺花塔、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塔、山西五台山圆照寺室利沙舍利塔、甘肃张掖大佛寺弥陀千佛塔、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圆通寺塔等,虽有一大四小五塔之形,但已非上宝塔下宝座形制上的金刚宝座塔。
北京真觉寺塔,建于成化九年(1473年),现存年代最早的塔,1961年第一批国保。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六世班禅去承德为乾隆祝贺七十大寿后来到北京,驻锡于西黄寺,不幸感染天花而逝,乾隆为其建此塔,内封葬班禅所用经书衣履。
玉泉山妙高寺塔,妙高寺位于玉泉山静明园北侧山峰顶,为乾隆下旨所建。
呼和浩特慈灯寺塔。清雍正间小召喇嘛呈请朝廷修建新寺,赐名慈灯寺。
昆明官渡古镇妙湛寺妙应兰若塔,为砂石塔,功能上为过街门塔。
湖北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河北正定广慧寺花塔,四座小塔为门形塔,已非金刚宝座塔之原型。
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塔
山西五台山圆照寺尼泊尔高僧室利沙舍利塔,建于明宣德九年,早于北京真觉寺塔。
大佛寺弥陀千佛塔,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大佛寺内
圆通寺塔,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城堡内;始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间,国保。
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遗存位于吐鲁番交河故城中,建于五世纪,为僧人灵塔。
四川彭州龙兴寺原有唐朝古塔,乾隆间1786年开裂为两半,1922年一半坍塌,另一半残存。1940年能海发愿仿印度加尔各答菩提伽耶塔样式重建,并先建模型塔,以摸索经验。此塔为金刚宝座式塔,主塔高 12.33米,四小塔高5.11米。此模型塔现为成都市级文保。1992年底龙兴寺残塔开始拆除,1994年开建新塔,1997年完工,主塔高达81米,四小塔高26.7米。
成都市保的模型塔
新塔
下方为模型塔
上海静安寺,建筑总体相当庸俗丑陋,宝塔塔刹是一座金刚宝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