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6七绝·万松书院之梁祝书缘-杭州春行2023(11)

2023-03-26 23:22:39
标签: 杭州旅游 梁祝


七绝·万松书院之梁祝书缘-杭州春行2023(11)

周六晚上看茅威涛的新版《梁祝》,这是越剧第一次明确梁祝在万松书院求学,下午便去凤凰山万松书院看看所谓的梁祝读书处,也算应个景。

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发生在西湖,《梁祝》也渐渐与杭州扯上了关系,而万松书院最大的卖点正在于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学院竟然攀扯成东晋传说梁祝求学读书处。

《梁祝》传说首见于东晋六朝间,仅发生在宁波一带,至宋朝明州(今宁波)知府李重茂作《义忠王庙记》即《梁山伯庙记》时大概是为了提高梁山伯的人设首次提及“尝从名师过钱塘”,这是第一次提及在杭州读书的说法,但并未具体到某地。至明传奇《同窗记》才第一次明确是在万松书院,大概是因为万松书院乃杭州四大书院之首。其实是胡扯,梁祝故事源起于东晋六朝间,而万松书院始建于明朝,以前一直是报恩寺。不过这并不影响杭州的操作,万松书院最终被包装成了梁祝读书处,不过中国人一旦以“相传”开头,绝对是胡扯的,也不多这一处,权且当回真的应个景,好在此处风景确实不错的。

.

满山新翠影婆娑,梁祝机缘费打磨。

总借相传凭扯淡,深心附会几痕多?

(平水韵,平起入韵,五歌)

附录:

"梁祝传说"故事起源较早,东晋时已有记载。其故事原型为东晋"义妇"故事,梁山伯、祝英台两人同窗三载,梁山伯不知英台为女子,后梁山伯为鄞县县令,死后葬于鄞县西十六里,"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陨,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表封为"义妇冢",以上内容见于明朝《宁波府简要志·鄞县》。

梁祝传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编撰的《金楼子》,惜已佚,具体内容无从查考。后来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番志》、晚唐张读《宣室志》、宋代李茂诚《义忠王庙记》、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一说吴景樯)的《祝英台小传》等都记录了梁祝故事。现今可见且较完整记录了祝故事的,是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原文如下: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帐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怒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

从唐代开始,梁祝传说的主题开始转化,以"同冢"的爱情境界为特点,逐渐褪去"义妇"故事的伦理色彩,衍化为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元朝钟嗣成《录鬼簿》中记白朴著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惜已怢,这大概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梁祝剧本。经元明清三代的添油加醋,故事的发展逐步完善丰满,终成如今格局。

.

所谓的梁祝读书处毓秀阁,内有展览。

万松书院大门口的梁祝雕塑。

梁祝结拜的草桥亭。

十八相送中的观音堂,祝英台曾拉着梁山伯拜堂。

离了井又一堂

前面到了观音堂

祝:观音大士媒来做啊

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梁:贤弟越说越荒唐

两个男子怎拜堂?

 

浣云池中特意塑了一对大白鹅,

银 心(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 九(唱)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唱)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唱)未曾看见鹅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唱)你不见雌鹅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