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6五律·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访古(24)
2022-12-04 13:09:25
标签: 南京旅游 紫金山 杂谈
五律·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访古(24)
古时南京在城内的钦天山(今北极阁)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民国才转移到紫金山。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第三高峰天堡峰顶,是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其建筑美轮美奂、仪器名贵,图书丰富,当时有“东亚第一”之称。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于1996年列为国保,2016年列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台内保存有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明代时曾置于南京北极阁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回中国。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竣工后运回台内。
神仪隐翠丛,戮力破迷濛。
大智穷天问,虔心仰昊空。
光追何有限,宇远任无穷(1)。
不舍凌虚志,时时积寸功。
(平水韵,平起入韵,一东)
注释:
(1) 宇宙,宇指空间,上下四方所有空间。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
陨石馆
浑天仪,又称浑仪,青铜铸成,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是测量天体位置和运动的仪器,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主体平面近方形,中为圆形铜环三重立体交叉,下承以四龙柱、一云柱,有四角台、四云山装饰,通高3.1米,底边4.9和4.7米。
简仪,青铜铸,是对浑天仪的改进而得名。原为元代郭守敬创制,此件为明正统七年复制。平面长方形,它分为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和略日三部分,减去了浑仪复杂的圈环,其操作较简便,并排除了圈环的干扰。通高2.65米,一边长4.42米,另边长2.99米。
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可测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明正统年间复制的此件,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卧圭面上刻有刻度,通高3.56米。
地平经纬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量恒星的地平座标。
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东汉张衡创制,此件是清光绪年间复制。天球仪由座架和圆球状仪体组成。球体上标刻有星宿300座1449颗星,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
南京城内的北极阁,明清天文台所在。
7526五律·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访古(24)
五律·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访古(24)
古时南京在城内的钦天山(今北极阁)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民国才转移到紫金山。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第三高峰天堡峰顶,是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其建筑美轮美奂、仪器名贵,图书丰富,当时有“东亚第一”之称。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于1996年列为国保,2016年列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台内保存有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明代时曾置于南京北极阁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回中国。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竣工后运回台内。
神仪隐翠丛,戮力破迷濛。
大智穷天问,虔心仰昊空。
光追何有限,宇远任无穷(1)。
不舍凌虚志,时时积寸功。
(平水韵,平起入韵,一东)
注释:
(1) 宇宙,宇指空间,上下四方所有空间。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
陨石馆
浑天仪,又称浑仪,青铜铸成,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是测量天体位置和运动的仪器,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主体平面近方形,中为圆形铜环三重立体交叉,下承以四龙柱、一云柱,有四角台、四云山装饰,通高3.1米,底边4.9和4.7米。
简仪,青铜铸,是对浑天仪的改进而得名。原为元代郭守敬创制,此件为明正统七年复制。平面长方形,它分为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和略日三部分,减去了浑仪复杂的圈环,其操作较简便,并排除了圈环的干扰。通高2.65米,一边长4.42米,另边长2.99米。
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可测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明正统年间复制的此件,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卧圭面上刻有刻度,通高3.56米。
地平经纬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量恒星的地平座标。
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东汉张衡创制,此件是清光绪年间复制。天球仪由座架和圆球状仪体组成。球体上标刻有星宿300座1449颗星,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
南京城内的北极阁,明清天文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