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025-07-16 11:53:49)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离开国殇墓园到和顺古镇仅3公里,我们行车5分钟就到了,只是很大的停车场已经停满,我们只能退出去找路边的停车场找了两圈总算停好了车,可见来和顺的游客真多。
         和顺位于腾冲市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侨乡,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和顺古镇有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古镇依山旁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有100多幢清代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9座石桥,6个洗衣亭、9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都堪称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2024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我2017年曾随旅游团到访了和顺古镇,留下极好的印象,并且也发了三篇博文:《七彩云南腾冲行(二十三)和顺古镇(上)》,以及“二十四(中)”、“二十五(下)”。当时就觉得没有全部走到,几个祠堂、元龙阁、弯楼子民居都没看,这次再访,时间相对充裕,就把所有想看的都看了一下。发文重点是以前没到的地方,写过的,就带过,欢迎参看我已发的博文。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  “世界腾冲 天下和顺”景区入口处往前推进了几百米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  “内和外顺”检票口,门票50元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  两边商铺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4.  “和顺顺和”牌坊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5.  和顺牌坊均为2002年以后按原样复建的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6.  节孝坊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7.  莲藕荷池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8.  水乡农田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9.  小河流淌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0.  文化坊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1.  雨洲亭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2.  刚收割的稻禾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3.   田园风光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4.  荷塘曲桥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5.  “重修阳温登乡水利碑”,立于明嘉靖年间,疏通了水系,使和顺千亩坝子成了良田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6.  双虹桥,老桥始建于明嘉靖初年,后有多次重修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7.  双虹桥新桥建于1921年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8.  明代建桥时立碑“桥倒碑修 碑倒自修”,意为将建桥所剩银两埋于碑下,给后人修桥备用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19.  花港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0.   山水相映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1.  小河花洲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2.  云卷云舒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3.  桃花源里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4.  花洲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5.  泛舟湖中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6.  秋天的荷塘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7.  祈愿和顺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8.   洗衣亭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29.  洗衣亭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0.  走在画中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1.  旖旎风光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2.  湖光山色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3.  大水车

甲辰秋游滇西(三十四)和顺古镇之山水风光
34.  双桥倩影

       和顺古镇看点多多,本篇以自然风光为主,还有多处人文景点。。。。。。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