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025-06-03 14:34:19)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3月20日本次云南游进入尾声,从贵州毕节威宁县城回到云南,首站来到曲靖宣威的杨柳镇,杨柳镇三面与宣威市其他乡镇相连,北面与贵州省咸宁县隔河相望,中间有条可渡河,因此此处又名“可渡镇”。
          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舍筑,自古以来,征服云南,必先占领可渡,从秦汉到三国蜀汉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古道上每一块石板均沾染过鲜血。明、清两代,可渡是东西往来最频繁的驿道,云南的铜矿,苏杭的丝绸,经商贩运往各处;由京城发往云贵的各项政令,也在沿途各个驿站的协助下加急传至目的地。
         可渡关驿道位于今·杨柳镇可渡河两岸,是秦、汉、唐时由川黔入滇的石门道(五尺道)之一段,全长约10公里,宽2米左右,呈“之”字形,路面用毛石铺筑,石上留有较深的马蹄印迹,驿道沿线还保存着关城、炮台和《免差碑》等石刻,以及可渡关关址、诸葛大营、可渡石桥等10多处遗址。驿道是云南古代2000多年郡县制度、边疆开发、民族融合、交通往复、文化互动的历史见证,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  杨柳镇“诸葛广场”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  镇政府办公楼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3. 可渡驿站建有古戏楼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4.  “可渡”由来,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处云贵交界地,正遇江水大涨,他下令沿江探寻,回报,江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诸葛亮喜曰,“可渡就好”,“可渡”由此得名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5.   可渡关驿道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6.   驿道两侧还有不少明清遗迹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7.  元、明、清三代中央王朝在驿道上设置邮传、驿站等设施,因此被称为“古驿道”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8. 可渡关,明洪武初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在此建立了南北关门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9.  南关门,高2.2米,纵深6米,关址由城墙、门楼、碑廊组成,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省保碑,可渡关驿道也于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1.  驿道关墙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2.   驿道沿着可渡河两岸不断延伸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3.  千年古道,近年应是整修过了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4.  有的路段,路边还设有排水沟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5.  国保碑(国七)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6.  可渡河两岸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7.  桥头镇尾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8.    可渡河上公路桥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19.  原来的可渡桥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0. 可渡桥,明洪武十五年傅友德在此建木桥,后毁,清初又建再毁,以后又多次建桥被洪水冲毁,现桥为民国六年(1917)所建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1. 普济可渡桥,光绪年间曲靖人赵勋承从此回归,被河水阻隔15日方得过河,便发誓在此建桥,并派其子承担此事,几经周折未果,赵瓮遗命,其子承父志,投银1.8万两,历时八个月建成
22. 普济可渡桥,三孔石拱桥,高13.8米,宽5.5米,全长60米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3.  可渡河为界河,南侧为云南,北岸是贵州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3.  现在新建了公路桥,老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只是走人而已

龙年春游云南(七十七)宣威可渡古镇
24.  岸边山上俯瞰全镇

       可渡古镇不大,但有古迹、有故事,我们从镇区走到可渡桥,然后就前往宣威市区而去。。。。。。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