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额尔古纳河畔奇乾村

(2024-12-31 20:50:46)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额尔古纳河畔奇乾村  作者:竹香榭士


额尔古纳河畔奇乾村

 











 










奇乾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密布,水草丰美,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战乱,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为高寒山林气候。夏季温差大,白天30,夜晚不到10。该地段森林为天然氧吧,阿巴河河水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每天夜晚9点之后还能听到驻防部队的歌声响彻村中。

在奇乾村,似乎处处都是让人无法忽视的美。晚上,躺在河边,身上铺着一张塑料布,仰头望星空,连北斗七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2018年10月8日,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拟将奇乾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奇乾村历史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足以缅怀历史、激励后人。如奇乾日伪军警人员的覆没,乌玛、西口子暴动等反满抗日斗争事件等等。

奇乾村依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坐落于河边开阔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环抱,环境优美。该乡主要形成于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几代扩建形成现有规模。全乡建筑分布既有网格化布局,又错落有致。

俄罗斯族的木刻楞传统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三十余栋,并连片分布。木刻楞既有西方建筑风格,又有森林及民族文化内涵,全部为原木垛起,房顶及室内均为木板装饰,冬暖夏凉,古朴庄重。村庄形成于清末民国初期,与当地的黄金业兴起与衰落有关,当时主要为俄国人越界进行采金等生产活动安家落户,按照俄罗斯村庄布局建设,坐落于界河边,便于来往于两国,及水上运输及人畜饮水需要。后经多次扩建和政府指导性建设,永久性村庄持续下来。现存三十余栋木刻楞房屋错落有致,虽经历史变迁进行过大的维修,但原始的房屋造型、修缮工艺、居室布局、院落特点无不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村庄空间较大,与俄罗斯的生活习俗有关。

进入村庄可以看到奇乾村属面南背北之方格化空间布局,街巷基本为棋盘式格局,保持了中西方相融合的村庄协调布局方式。既有群体建筑相互簇拥,又有单体建筑形成的空旷恬静之开阔。

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村西缓缓流过汇入黑龙江,蕴藏着中俄混血民族——俄罗斯族形成的历史脉络情缘,现俄罗斯族民居处于山清水秀之中,古朴庄重,清新典雅,周围原始森林环抱,獐狍野鹿等珍稀动物栖息林中,是一座俄罗斯族风格独特的生态化村庄。

俄罗斯族的木刻楞传统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三十余栋,并连片分布。木刻楞既有西方建筑风格,又有森林及民族文化内涵,全部为原木垛起,房顶及室内均为木板装饰,冬暖夏凉,古朴庄重。

“木刻楞”是生活在高寒地区俄罗斯民族的独创,这是一种用原木刻槽相互咬合叠罗而成的木质房屋,可以看出这种房子的选料是十分考究的,原木的直径一般都在20厘米以上,粗的可达40厘米,每栋房子都要选择一样粗细的原木,原木上下削平,两根原木之间夹上长在松树林间的一种叫“茅蒿”的苔藓,保证了主体建筑的坚固、保暖、耐用;屋脊是用笔直的松木劈成的“灯笼板”铺成,而不使用锯破开的板,这样的屋脊不仅疏导雨水的性能良好,且耐腐蚀,一般可用四、五十年;室内地面时用松木拼得严实合缝的地板。而一些考究的人家,在门窗、屋檐上都雕刻有工艺装饰图案,地板也涂上橘黄色彩漆,在刷漆之后还要上光打蜡,显得十分豪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