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二十年后重游银山塔林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二十年后重游银山塔林
作者: 周明陶
昌平其实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有十三陵,有居庸关,银山塔林也是其中之一。我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去过。那时刚学会开车,正兴奋地到处转呢。银山塔林当然就是我首批选择的景点。那次去是夏天,不但看了法华寺遗址上的那七座塔还爬了山,游遍了山上诸塔。现在我的体力是不可能爬山了,但如果能看到色彩斑斓的树叶衬托着千年古塔的景色那也是别有情趣。
所谓银山塔林就是银山南麓的大量墓塔。从唐朝开始银山南麓就建起了寺庙。历朝历代先后建起的寺院近百座。最早的寺庙有宝岩寺、大延圣寺、法华禅寺等。其中法华禅寺在明代还被明英宗朱祈镇钦赐匾额。因其规模和地位成为银山地区的主寺。各地有名望的高僧和禅师都云游至此,交流佛法,致使高僧云集银山。禅师圆寂和大小沙弥死后都要按佛门等级和地位建塔。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银山山麓所建墓塔众多、大小各异,形成了银山塔林。现在保存完好的墓塔共有十八座,分布在法华禅寺遗址和银山山麓。最集中的是在法华禅寺遗址,一共有八座塔。五座密檐式塔分布在各大殿遗址之间,布局规整,均有铭可查。最北面殿宇基座上是两座覆钵式塔。遗址东侧一块高台上有一座无铭密檐式塔,只残存部分塔身。由于我这次游览银山塔林仅到了法华禅遗址所以也就只观赏了这几座古塔的英姿。 
[1]银山塔林景区大门,比以前气派多了。

[3]原来法华禅寺院内的五座密檐式砖塔。银山塔林景区内十八座可供参观的墓塔中只有七座是密檐式砖塔,而这里就有五座。这是北京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密檐式砖塔群。

[4]先看中间那座吧。看着都能感觉中间那座应该是法华禅寺遗址上最古老最为重要的。从塔旁边的介绍可知确实如此。这座是佛觉塔,高20.1米,建于公元1145年,是银山塔林景区内建造年代最早的塔。佛觉塔全称祐国佛觉大禅师舍利塔。存放金代名僧佛觉大禅师五份舍利子中的一份。

[5]佛觉塔为八角形,塔身为实心结构。东南西北四面雕有假券门,另外四面雕假菱花格窗。最重要的是南面的券门刻有塔铭“古祐国佛觉大禅师塔”。字迹已经很浅,仔细看才能看到。塔身下面是三层仰莲花座。

[6]基座由两层须弥座组成,下层为花岗石,上层为砖。

[8]法华禅寺院内东南角是晦堂塔,高19.3米,全称“晦堂祐国佛觉大禅师塔”。形制基本和佛觉塔一样。

[9]遗址西南角是懿形大师塔,高19.95米,也是八角形十三檐。这座塔是银山塔林砖雕最精细保存最完好的舍利塔。塔身券门上有飞天雕塑。懿形大师虽没有取得国师地位但以辩经高强而闻名,也是金代非常著名的僧人。

[10]看看须弥座上的砖雕,相当精细。

[14]法华禅寺遗址最北面是两座覆钵式塔,最早出现在印度后传如尼泊尔。我国的覆钵式塔是元代从尼泊尔传入的。

[15]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是因为中间的圆形部分像僧人外出化缘的钵倒扣过来。覆钵和基座之间叫金刚圈,一般地下有地宫存放僧人的舍利。覆钵上面是相轮,这两座塔的相轮都是十三级,这是级别很高的覆钵式塔。










前一篇:[转载]万寿寺路上的李自成拴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