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6713020958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大运河源头之都龙王庙
(2024-10-05 11:02:0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
大运河源头之都龙王庙
作者:
周明陶
没过几天又去了白浮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这次的目标就是山顶上的都龙王庙。从龙泉禅寺旁边的一条路直接就可以上去。
据介绍都龙王庙始建于元代。至明清年间白浮泉已不再作为大运河源头而因其深潭泉水成为京北影响最大的祈雨之地。举行祈雨仪式的地方就是山顶的都龙王庙。能证明始建于元代的证据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一通石碑上刻着都龙王庙创建时间不详,只知道明洪武八年重修。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则确有证据,都龙王庙寺院最后面有六通石碑足够作为证据。六年前对都龙王庙进行过重修。但工作人员对我们说里面不少还是原来的,这是因为文革期间这里是北京市一商局的疗养院,很多东西就没有被破坏保护下来了。
庙的规模很小,大概是因为龙山本来就不大,山顶就更没有多少地方了。不过形制
好像还不错。有照壁,有山门,还有钟鼓楼。只是钟鼓楼和山门围墙连在一起。后面还有正殿和东西配殿。山不高,溜溜达达没多久就到了山顶。
[1]在山下看到的隐蔽在树丛中的都龙王庙。
[2]石头上刻着“龙山”两个字。
[3]其实上山的路都是缓坡。这块空地称为“读泉圃”,有三块巨石刻着历史古籍中关于白浮泉和龙山区域的相关记载。
[4]《元史·河渠志》记载了郭守敬以白浮泉。瓮山泊等诸泉引入通惠河的情况。
[5]清代于敏中《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的引水济漕的情况,也记载了修建水闸利于通航。
[6]明清时代赞颂白浮泉的诗文。
[7]这就到了山顶,照壁和山门之间很窄,钟鼓楼还连着山门墙。
[8]没想到即使再龙山这么矮的山上也能看到中国尊和奥运塔。还好带了长焦相机。
[9]想拍下这个山门可不容易,太窄了。还好手机的广角真的够劲。
[10]]都龙王庙的正殿。
[11]一定要仔细看看正殿的屋顶。当中的一部分是黄色的琉璃瓦。据说是因为敕赐龙泉禅寺开山碑,所以屋顶可用局部皇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而两边都采用灰色琉璃瓦。
[12]正殿前面有一尊鼎,一看就是今年新铸的。
[13]正殿供奉的佛像,应该是龙王吧,不是祈雨嘛。忘了问问那里的工作人员了。
[14]正殿两侧用玻璃罩照着一些原先的砖石构件。
[15]正殿的后门用木棍顶着,不开。
[16]西配殿是药王殿。
[17]这应该是药王。
[18]东配殿是财神殿。
[19]这大概是财神爷吧。
[20]正殿的北墙看上去挺漂亮的。
[21]正殿后面的空地上是遗迹展览。这里是白浮泉遗址的石碑。一共有六通,回来一看只拍了五通。其中两通是明代的,四通是清代的。
[22]这一通石碑是明景泰七年(1456年)敕赐龙泉禅寺开山碑,记载了龙泉禅寺的形成始末。
[23]西侧空地上展示了一些原先的砖石构件。
[24]这面墙是新的,但是中间镶嵌着的一块石碑绝对是一个老物件。
[25]没有想到的是这里还有一个西周白浮墓的图片展览。
[26]这里的图片介绍了1975年在白浮村发现的三座西周木椁墓,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最令人惊叹的是还有带字的甲骨残片。昌平这一带在西周时期是燕国,在当时对西周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不论是交流还是冲突都是重要的考古价值。
[27]这个铁笼子围起来的水缸一定是个老物件,是哪朝那代无从考证。
[28]上面的花纹也不是一般水缸可以比的。
[29]这些脊兽都是六年前为旅游开发而重建的,挺漂亮。拍了下来。
[30]下山的路上发现盖了一些休闲的地方,挺不错的。漫山遍野的植被,夏天来这里的树荫下乘凉也是不错的去处。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转载原文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新疆自驾游——(18)独库公路
后一篇:
[转载]【比利时】欧洲行(12)-古城安特卫普